小疊水村的古板慄樹群

陸良有大小疊水,很多人只知大疊水,不知小疊水。其實,小疊水是個村名,一個居住著三十多戶人家的小村莊,位於南盤江陸良下游末段的深山峽谷中,距離陸良縣大疊水瀑布僅有兩公里。

小疊水村的古板慄樹群

小疊水村的古板慄樹群

小疊水又是一處景點,一道很小很小的瀑布,只有在每年五至八月份的豐水季節,才會在村子南邊不足一公里長的箐溝裡掛起一簾一丈多高的瀑布,其壯觀、喧囂程度與臨近的大疊水瀑布簡直無法比擬。

遠遠望去,坐落於南盤江東岸半山腰上的小疊水村,猶如坐在一把天造地設般的椅子窩裡,背後有叢林密佈的大山依靠,兩邊有微微隆起的扶手拱衛,腳下則是滔滔不息的江水纏繞。

由於交通閉塞,很少有人到這裡走動,深藏於世外桃源的古板慄樹群鮮為人知。前年國慶節前夕,通往山外的羊腸小道終於修成了水泥路,小疊水村如同元代詩人馬致遠筆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美輪美奐的自然景象逐漸被人們發現和認識,尤其是連片成群的古板慄樹更加引人注目。

據介紹,這片古板慄樹起碼不下兩百株,主要分佈在村莊周圍和附近的田園中,傳說是當年建村時開山老祖們種下的,至今不低於三、四百年的歷史。等到稻田中的穀子快要黃了的時候,這些板栗樹的果實也就成熟了。

村子邊三百多米處有一斜坡地帶,一株株碩大的板栗樹挺拔地矗立著。四周盡是長滿了包穀、豆莢的田埂,就像一尊年逾古稀的老人,默默地向我們訴說著昔日曾經擁有的風光、慷慨和榮耀。儘管到了老態龍鍾的遲暮之年,它們卻依然勉強支撐著龐大的身軀,樹冠層面掛滿了長著尖刺的一團團圓形板栗球果。

小疊水村的古板慄樹群

小疊水村的古板慄樹群

村子的南邊,這裡的板栗樹群體更是蔚為壯觀,樹幹更加粗壯,樹葉也更加濃密,稍微小一點的板栗樹需要兩個人才能合攏,最大的則需要四五個成年男子方能抱住,樹幹直徑達到一點五米左右。

小疊水村像這種古老的板栗樹不下兩百株。村裡的老人說,包產到戶後,這些樹也許是年紀太大了,或許是管理跟不上,一年死幾棵,一年死幾棵,慢慢地就死亡了好幾十棵,看著直叫人心疼。在一幢老宅子旁邊,只見一棵體型很大的板栗樹已經趴在地上,儘管呈倒伏狀態,一半的根部翹露在外,但它不僅活著,而且還結有果實。這實在讓人驚訝不已,原來板栗樹的性格是如此的倔犟,生命力是如此的頑強,哪怕到了臨死的時候,也要付出自己的所有精血,將最後的輝煌奉獻給大山的子孫們。

每到秋天,一陣秋風過後,板栗籽就會從齜牙咧嘴的板栗球中掉落到地上,猶如硃紅色的瑪瑙,雖然沒有新品種的果粒大,但鮮果的甘甜味道和乾果的清香味道卻是新品種所不具有的。

自打進村的路修通後,小疊水村青山綠水漸漸吸引著人們的眼球。村裡的人們也開始有了想法——做起鄉村旅遊,讓青山變成金山,讓綠水變銀河,讓房前屋後、田間地頭的百年古板慄樹成為招牌,讓藏在深山人不識的小疊水村向世人展示出誘人的田園風光。

曲靖日報記者 邱華 通訊員 羅俊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