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強勢推出“去中心化”,新態業解決零售商問題中的問題!



“2017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今天開幕前夕,董事會的騰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出版合作伙伴一封公開信,在信中,馬化騰用“深度融合”、“雲共享”和“智慧鏈”、“用戶”、“內容”、“新科技”、“大平臺”等七個關鍵詞,分享過去一年在數字經濟的觀察和思維的發展。

騰訊強勢推出“去中心化”,新態業解決零售商問題中的問題!

“在過去的一年,整個經濟和社會進入了全面數字化的過程。”馬化騰說,深刻的變化正在改變互聯網生態系統,並使自己更深刻地意識到,騰訊開放“綠洲寂寞林”是不是在沙漠的生態環境,它是植根於一個龐大而多樣的。

馬化騰指出,當前互聯網是從外到內與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這是當前互聯網和傳統產業發展的最佳選擇。他還提出了“雲覆蓋”的概念,認為“雲”的程度反映了互聯網與各個行業的深度融合,“雲覆蓋”將成為數字經濟的重要指標。

連接是所有智能解決方案的基礎,馬化騰同時表示,他還透露,騰訊將推出智能零售解決方案的中心,幫助企業走出“兩選”困境,

騰訊將在社交平臺、內容平臺和京東交易系統全面開放,有望實現零售業線上線下場景的智慧連接。

馬化騰提出,基於互聯網的數字平臺正在轉變為“全用戶”平臺,這將解決傳統政府服務難以觸及的“最後一公里”痛點。只有足夠的“大”內容,才能滿足“全用戶”的需求。


最後,馬化騰呼籲從零和博弈的“窄平臺行業“雙贏”在社會的大平臺”的轉變,競爭的目標不是你死我活,而是更好地激發創新解決用戶痛點,使整個生態系統是可持續的。

以下是馬化騰公開信的原文:

各位合作伙伴,大家好!

從第一次夥伴會議到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第七年。一開始,我們建議共同努力創造一個新的無國界和開放共享的生態網絡。去年,你看,這種新的生態已經從一棵大樹變成了一片森林。可以說,我們的初衷已經逐漸成為現實。

過去一年,整個經濟和社會都進入了一個全面的數字處理過程。新的基礎設施,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不僅提供各行業創新的源泉,並逐步形成新的社會管理的主要平臺,並建立與前沿技術應用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各行各業的商業企業、公共服務部門、教育科研機構、公益事業單位和文化創意機構,都希望趕上特快列車的數字化改造和升級換代。

這些變化正在重塑互聯網生態,我們更意識到這片“森林”並不是沙漠中的孤獨綠洲,它植根於一個更大更豐富的生態環境。在數字環境下,不同行業和地區之間的聯繫越來越多。它們可能不侷限於產業、地域等因素造成的碎片化,緊密交錯在一起,使跨界地區豐富的創新空間,從而形成“數字生態社區”。

這無疑給了我們每一個企業乃至個人,帶來了創新發展的巨大機遇。在這裡,我想用七個關鍵詞來描述去年的觀察和想法,並與你的夥伴分享。

下面是一個簡短的討論:

深度融合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信息技術,從外到內開始到各行各業的全過程,全線開始對外開放。

在過去的幾年中,“互聯網+”項目落地。我們看到,從簡單的網,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整個“雲”,整個行業進入的過程中為了更開放的網絡,激發更多的創新,決策基於實時數據流控制,大大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效率。

周琦仁教授,北京大學,認為中國的創新在“上下”兩方面探討。我基本上明白,一個是技術尋求產品落地,另一個是應用程序需要找技術支持。在互聯網和各種融合的深度,它是在“上下”兩路力:一是從線上到線下,這是大多數互聯網公司現在彎曲的方向;另一個是傳統企業“群眾路線反擊”線,無論是企業還是零售、物流交通、即使是製造業、農業等傳統產業,希望實現產業的數字迭代。

數字化創新要打通線上和線下,全世界沒有現成的地圖,今天更不容易。“自上而下”的兩條道路結合在一起,使互聯網公司和各行各業共同努力,是我們走過這條陡峭峽谷的最佳選擇。

雲共享

在數字時代,雲的重要性和工業時代的電力一樣重要。作為一種重要的數字創新模式,“雲”的程度反映了互聯網與各個行業之間的深度融合。

我們過去常說“插件”,今天我們說,“訪問雲”。雲已經成為數字時代的基本需求。我認為,像“電消費”指標中的工業經濟,“雲覆蓋”也將成為數字經濟的一個重要指標。

我們仍處於數字時代的早期階段,許多與雲有關的重要東西還沒有被髮明出來。例如,在電子時代晚期,計算機被髮明瞭,哪些發明可以與數字時代相媲美呢?我想這可能是人工智能的未來。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是三個相互獨立的。我用這句話來描述數字時代的圖景:各行各業的雲,用人工智能處理大數據。

“雲”是數字時代的重要創新模式。數據和力量分佈在“邊緣”或“雲”中,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補的。去年,我提到分享經濟是生產力的結晶。也就是說,只有實現“雲”的各種資源和能力,才能從“冰”變成“活水流”,才能真正成為數字化管理,實現廣泛的匹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