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起點上奮力推動珠海經濟特區“二次創業”

在新起点上奋力推动珠海经济特区“二次创业”

內容提要:

在新起点上奋力推动珠海经济特区“二次创业”

興辦經濟特區是我們黨和國家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的重大決策。珠海作為中國最早的經濟特區之一,在改革開放中發展為一座初具規模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站在改革開放40週年的新起點上,把珠海經濟特區辦得更好、辦出水平,必須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永葆革命精神、革命鬥志,奮力推動“二次創業”。

一、珠海經濟特區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和寶貴經驗

珠海經濟特區是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習仲勳同志向中央提出建議、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親自決定設立的第一批經濟特區之一。珠海經濟特區自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著為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先行探路的使命。鄧小平同志於1984年、1992年兩次視察珠海,並題詞“珠海經濟特區好”。黨的十八大召開後不到一個月,習近平總書記首次離京視察來到廣東並親臨珠海,勉勵珠海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深化粵港澳合作,努力相互促進、互利共贏。今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珠海視察指導,出席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宣佈大橋正式開通,要求我們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以更堅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和殷殷囑託,為珠海經濟特區的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激勵著珠海人牢記使命、奮發有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進程中譜寫勇立潮頭、開拓進取的壯麗篇章。

改革開放40年來,珠海經濟特區在黨中央和廣東省委的親切關懷與堅強領導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一系列歷史性成就,從一座落後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現代化花園式海濱城市。地區生產總值從1979年的2.09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2675.18億元,年均增長17.9%,人均GDP從579元提高到15.55萬元。改革創新、粵港澳合作、生態文明建設、民生社會事業發展、黨的建設等紮實推進,在實踐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全國領先”的經驗,在改革開放中發揮了改革“試驗田”和對外開放重要“窗口”作用。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珠海人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以橫琴新區開發和自貿區建設為龍頭的改革創新實現了新的跨越,為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新的貢獻。珠海經濟特區38年的光輝歷程,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一個生動縮影,有力印證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經濟特區“五個充分證明”的科學論斷。

總結珠海經濟特區改革發展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的經驗,最為寶貴的是:必須始終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堅決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把珠海的工作放在全國全省工作大局中謀劃和推動;必須堅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傳承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所倡導的“殺出一條血路”的氣魄膽略,傳承廣東改革開放開創者們“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擔當和革命精神,傳承特區創辦時期的銳氣、拼勁、闖勁、幹勁;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從群眾最盼、最急、最憂、最怨的問題著手,用釘釘子精神補齊民生短板,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必須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堅定不移地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必須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一切工作中,確保黨始終成為改革開放的堅強領導核心,確保改革開放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二、新時代珠海經濟特區擔負著新的歷史使命

新時代標註著新的歷史方位,開啟著新的歷史征程,迎接著新的任務挑戰。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經濟特區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試驗平臺、開拓者、實幹家”新的戰略定位,為經濟特區擘畫美好未來提供了根本遵循,激發起重整行裝再出發的強大動力。在視察廣東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深圳、珠海等經濟特區的成功經驗要堅持並不斷完善,要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立足自身優勢,創造更多經驗,把改革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珠海經濟特區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處在千載難逢的時空節點上,必須在新時代的改革開放中,把握好新的戰略定位,擔負起新的歷史使命,全力建設新珠海、新經濟、新生活,把珠海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新引擎和獨具特色、令人嚮往的大灣區魅力之城,成為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典範城市。

擔負起為全國全省改革開放貢獻力量的新使命,全力建設新珠海。改革開放是經濟特區一以貫之的生命線。珠海必須繼續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勇闖“無人區”,堅決破除一切不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讓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對外開放成為城市能級量級提升和輻射帶動能力增強的根本手段,為全國提供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要用好改革開放這關鍵一招,建設創新發展新高地、協調發展示範區、生態文明新特區、全面開放國際門戶,使珠海成為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典範城市。堅持面向全球、中國特色、高點定位、超前佈局,探索建設經濟強、創新活、生態美、品質高、文化興,具有獨特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的未來之城。

擔負起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貢獻力量的新使命,全力建設新經濟。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是珠海繼興辦經濟特區之後迎來的又一重大歷史機遇。珠海要發揮好唯一與港澳陸路相連的交通優勢,把建設好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履行好維護和促進港澳地區長期繁榮穩定、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政治責任,奮力推動這一重大國家發展戰略更好落地落實。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大力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引進培育一批創新“獨角獸”和“瞪羚”企業,建設全球前沿產業“獨角獸”超級總部基地,建設國際創新成果轉化地、區域特色金融中心和國際高端人才集聚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新引擎和國際門戶城市。

擔負起為人民謀幸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使命,全力建設新生活。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全部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住房、環保、文化等公共服務的供給水平和質量,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建設生態文明新特區和國際宜居宜業宜遊城市的標準要求貫穿到城市發展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實現城市建設綠色智慧、交通系統快捷高效、公共服務優質便利、生態環境清潔美麗,全面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打造獨具特色、令人嚮往的大灣區魅力之城,建成美麗中國樣板城市。

三、在新起點上奮力推動珠海經濟特區“二次創業”

站上新起點,擔負新使命。珠海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提出的“四個走在全國前列”要求,緊緊抓住改革開放這個根本,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真抓實幹。要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歸零”和“重啟”的心態重整行裝再出發,奮力推動“二次創業”,把珠海經濟特區建設成為向世界展示我國改革開放成就的重要窗口,成為國際社會觀察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探路尖兵”。

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上率先探索。跳出舊思維、老套路,大力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珠海製造向珠海創造、珠海速度向珠海質量、珠海產品向珠海品牌轉變。對標國內外最高最好最優,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實施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效能,營造有利於創新的環境。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經濟體制改革步伐,建立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支撐體系、評價考核體系和保障體系,清除阻礙市場有效運轉的壁壘,增強發展環境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率先探索。圍繞質量標準提升和能級量級提升的雙重任務,構建有力推動要素資源向實體經濟集中的體制機制,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集中力量扶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海洋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主平臺,構建高水平的科技創新體系,推動高水平大學建設,建設科技創新改革先行地。用好人才第一資源,健全人才服務保障機制,落實好“珠海英才計劃”,實施頂尖人才、高層次人才等9項人才發展計劃,用珠三角地區最優的人才新政吸引聚集各類人才到珠海乾事創業。

在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上率先探索。嚴格遵循黨中央頂層設計和廣東省統籌安排,在更高水平上擴大開放,在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新引擎、建設更開放更國際化的橫琴自貿區、深度參與經濟全球化上下功夫。圍繞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履行好橫琴自貿區“試驗田”“壓力測試”試點任務,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積極探索與港澳合作政策機制變通貫通,建立與自貿區定位相匹配、與港澳自由港政策相適應、與國際規則相銜接的“制度結合部”。以港珠澳大橋開通為契機,繼續加快跨境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口岸通關模式創新,制定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珠海工作、生活的政策措施,做實做強粵澳合作產業園、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川貴廣—南亞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建設“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戰略支點。

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率先探索。主動適應新時代對社會治理的新要求,以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為基礎,促進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動公共資源向農村和海島延伸覆蓋、向困難群眾傾斜,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現實利益問題。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把掃黑除惡和反腐敗、基層組織建設結合起來,完善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治理的基層治理體系。

在堅持黨的領導和全面從嚴治黨上矢志不移。經濟特區不僅要在經濟社會發展上走在前列,更要在黨的建設上走在前列。牢牢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始終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自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自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在踐行“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上勇當先鋒,在講政治、顧大局、守規矩上作好表率。全面深入推動思想大解放、作風大轉變、效率大提升,堅決破除小成則滿、小富即安的思想觀念,努力聚焦問題、補足短板,讓幹部隊伍的思想、能力、作風、素質與特區“二次創業”各項要求相適應,以堅如磐石的意志把全面從嚴治黨持續引向深入,以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引領新時代珠海經濟特區改革開放,創造無愧於時代的新業績。

點擊查看高清大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