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色小鎮:婁底市 雙峰縣 荷葉鎮


近代中國歷史上曾流傳“無湘不成軍”的說法,這一說法源自曾國藩建立的湘軍。 縱觀我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發展史不難發現,我軍高級將領中湘籍將領頗多。 正可謂“無湘不成解放軍”,這是我軍歷史上的一個獨特地域文化現象。 而長於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的荷葉人是湘軍的搖籃。

曾國藩故居富厚堂坐落在雙峰縣荷葉鎮,始建於清同治四年。

整個建築像北京四合院結構,包括門前的半月塘、門樓、八本堂主樓和公記、樸記、方記3座藏書樓、荷花池、後山的鳥鶴樓、棋亭、存樸亭,還有咸豐七年曾國藩親手在家營建的思雲館等等,頗具園林風格。

從槽門往裡望,三扇石柱門依次推進,但比起偌大一棟房子,似乎顯得小氣了點,走進槽門,一塊很平的地坪,這是當年曾國藩訓練湘軍的地方,正屋前的一排傘柱【注】,就象一排站立的將士。

屋的右邊,是藏書樓,現為攸永衛生院。

白玉堂位於雙峰縣荷葉鎮天坪村高嵋山下,源於九峰山的神衝河穿村而過,流入涓水河匯入湘江。 這裡有蒼翠的青山、茂盛的草地、盛開的鮮花、碧綠的河水、清脆的鳥鳴、豐饒的物產,它們滋潤了曾國藩的童年、少年時代。

當年正門上懸掛著“毅勇侯第”朱地金字直匾,門前花崗石月臺上飄揚著大清龍鳳旗、湘軍帥旗、萬人傘等,景象頗為壯觀。

整個建築雖具侯府規模卻古樸大方,雖有雕樑畫棟卻不顯富麗堂皇,基本體現了曾國藩對建宅“屋宇不肖華美,卻須多種竹柏,多留菜園,即佔去四畝,亦自無妨”的意旨。

八本堂內,有曾國藩的家教理論。

其核心思想為:以八本為經,以八寶為緯,以四字要訣(勤儉孝友)三致祥三不信穿插其中,經緯連貫,脈絡相通。

這套理論不同中國傳統的關於教育後代的核心理念,反對孔孟朱子顏氏等著名家訓所一貫堅持的學而優則仕的學說,堅持耕讀優於仕,並付諸實施。

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優秀的曾氏後人,鑑於這些理論的可操作性和先進性,以及對老中青少四代都有效適應性,目前以家庭為單位的週末遊,假期遊,問題孩子特種培訓等正方興未艾。“家教殿堂”名副其實。

年屆四十二歲的書生曾國藩從未帶兵打仗,要訓練一支與太平軍抗衡的地方武裝,何其難也!然而,他硬是憑著一股“吃得苦,霸得蠻”的剛毅頑強,以十年時間,攻下太平天國的大本營——天京,一舉改變了有清一代二百多年軍政大權握於滿人之手的統治格局。

當然,後人看到的只是勝利的結局,而十年的征剿過程,曾國藩所經歷的挫折與失敗,吃過的苦楚與罪責,忍受的委屈與悲痛,用他的話說,便是“好漢打脫牙和血吞”。

就拿靖港之戰來說,這是一場由曾國藩親自指揮的戰役,他率戰船四十多艘、陸勇八百共兩千多人進攻太平軍駐守的長沙外圍據點靖港。 適逢南風大作,波濤洶湧,戰船無法操控,又遭太平軍岸上炮火轟擊,指揮船被擊中,各船紛紛逃避。太平軍迅即出動二百多隻小划船發起猛攻,湘軍慘敗,戰艦損失三分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