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江南地區遊客最少的千年古鎮,未經開發淳樸如初

它是江南地區遊客最少的千年古鎮,未經開發淳樸如初

在浙江台州的仙居縣,有一座鮮為人知的千年古鎮:皤灘古鎮,是我一直想去卻耽誤了好多年的旅行目的地,這一次遊玩神仙居景區,就順道去了不遠處的皤灘古鎮。這座古鎮距離仙居縣城大約25公里左右,因為公共交通不是太方便,來這裡的遊客並不多,古鎮上也沒有什麼商業氣息,一切還保持著淳樸的模樣。雖然皤灘在江南眾多著名古鎮中並不出眾,卻曾經是繁華千年的商貿古鎮,其建築形態和建築佈局,都有別於傳統的江南水鄉古鎮,其精髓也不亞於名勝之地,還是值得前往的。

皤灘之所以能在古時候成為商賈重鎮,是因為所處的地理位置極其特殊。皤灘連接著浙東沿海地區與浙西的山嶺地帶,發源于山嶺中的五條溪流在此匯入永安溪,成為獨特的五溪水陸交匯之地,因此在古代成為重要的商貿中轉碼頭。早期的經營者們,在河灘上壘石為鋪,與過往的渡客做點小生意,後來賺到甜頭的商人們沿著永安溪曲折的走向陸續蓋房、造埠,漸漸形成著名的商埠,在宋朝時正式得名皤灘,至清朝達到鼎盛。如今走進皤灘古鎮,仍然可以看到街道兩邊的明清遺留下來的老房屋皆為商鋪,一間連著一間, 鱗次櫛比,雖然早已不再經營,但曾經繁華的跡象仍在。

它是江南地區遊客最少的千年古鎮,未經開發淳樸如初

我們順著指示牌,走進皤灘古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古老的陳氏宗祠,祠堂兩旁石獅雄立,高聳的旗杆直刺藍天,可見曾經是個大戶家族。

它是江南地區遊客最少的千年古鎮,未經開發淳樸如初

祠堂正門上的彩繪門神,雖然歷經歲月,但畫中人物依舊神態威嚴,身披鎧甲、仗劍執銳,給人以敬畏感。

它是江南地區遊客最少的千年古鎮,未經開發淳樸如初

門前屋簷下精美且繁複的木雕,工藝精湛。祠堂內供奉著陳氏各代祖宗牌位,陳氏祖籍河南潁川郡,唐末遷居於此。

它是江南地區遊客最少的千年古鎮,未經開發淳樸如初

離開祠堂走入古鎮,這兒與大多數江南古鎮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不同,街道兩旁屋舍林立,臨街的一面皆是早期的商鋪,為前鋪後宅式,可惜大部分木板門都關閉著,偶有個別小店還開著,售賣一些小商品,或在街邊曬著筍乾等農作物。

它是江南地區遊客最少的千年古鎮,未經開發淳樸如初

前行不遠,又有一大院子,叫胡公殿,殿中供奉著胡公塑像。胡公像對面的古戲臺飛簷翹角、雕樑畫棟,煞是好看。據說經常會有熱鬧的文化演出。

它是江南地區遊客最少的千年古鎮,未經開發淳樸如初

街道上空空蕩蕩,幾乎沒有遊客。雖然與其他熱門的古鎮相比,會有點落寞,不過這樣安安靜靜又原汁原味的古樸地兒,豈是那些所謂“豔遇”的古鎮,可以想提並論的。

它是江南地區遊客最少的千年古鎮,未經開發淳樸如初

走進一戶大開著門的人家,四合院的老宅子很原始的模樣,保存得很完整。

它是江南地區遊客最少的千年古鎮,未經開發淳樸如初

如同大部分古鎮一樣,留守在鎮上的大多隻有老年人,基本上已經空殼化。有時候在想,如果這樣的古鎮不經過商業開發的話,再過些年,老人們越來越少的時候,難道這些古建、老宅要廢棄嗎?那可就太可惜了。

它是江南地區遊客最少的千年古鎮,未經開發淳樸如初

沿街的商鋪,都會有一個半人高的檯面,這是以前做商貿時用來擺放商品的。

它是江南地區遊客最少的千年古鎮,未經開發淳樸如初

一些商鋪的門頭還隱約可見當時的牌匾,門板卻都緊閉著。走在鋪滿鵝卵石的街道上,沒有遊客,少有當地人,有時甚至會感覺古鎮過於敗落、寂寥,可這就是皤灘如今的原始模樣啊,總比那些仿建的假古董要好的多。

它是江南地區遊客最少的千年古鎮,未經開發淳樸如初

在一條小巷子裡,有一座“春花院”,這是保留下來的“青樓”。舊時的繁華古鎮,如此風月場所是必定會有的。

它是江南地區遊客最少的千年古鎮,未經開發淳樸如初

院子裡格局依舊,只是如今已成為一戶人家的住所,部分房間整理復原供遊客參觀。

它是江南地區遊客最少的千年古鎮,未經開發淳樸如初

主屋牆壁上掛著點名牌,兩側房間有一些文字介紹,後面的房屋還有復原的頭牌姑娘的臥室。只是曾經的歌舞昇平、良宵美景,已化作曉風殘月,遁隱在古街的惆悵中。

它是江南地區遊客最少的千年古鎮,未經開發淳樸如初

前面說了這青樓裡如今有人居住,所以在後院裡還能看到這些散養的家禽,如此場景,怎麼也不能跟夜夜笙歌、紙醉金迷的風花雪月情景相聯繫……

它是江南地區遊客最少的千年古鎮,未經開發淳樸如初

在皤灘古鎮,你看不到那種到處都是兜售旅遊紀念品的商店,也聽不到商賈的吆喝,更沒有嘈雜的音樂。如此遊人稀少卻處處透露出往昔繁華的地兒,才是真正值得去訪古的古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