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鍔:民國國葬第一人,沒有他就沒有中華民國


蔡鍔,原名蔡艮寅,1882年12月出生於湖南寶慶,也就是現在的邵陽市。他可謂出身寒微,是從底層出來的精英。

1904年,22歲的蔡鍔從日本軍校畢業,成了各省督撫爭相延攬的對象,因為朝廷編練新軍急需人才。蔡鍔在廣西幹了5年,當了若干個軍校的校長。

袁世凱當政後,他仍主張民主共和,致力南北統一,被袁世凱削除兵權,調至北京,任陸軍部編譯處副總裁、全國經界局督辦等虛職,並受監視。袁世凱稱帝后,舉國反袁浪潮高漲。

他對袁世凱屈服於列強和復辟帝制極為憤慨,遂與雲南都督唐繼堯信使往返,密電聯絡,與李烈鈞、程潛等共同策劃,準備反袁,併到天津與梁啟超密商約定:“失敗就戰死,絕對不亡命。

1915年12月25日宣佈雲南獨立,武裝討袁,任護-第一軍總司令,率兵挺進川南。他身先士卒,指揮若定,艱苦奮戰40多天,給袁軍以重創。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宣佈取消帝制後,他任四川都督。為整編川軍、統一財政,做了大量工作。

一直以來,蔡鍔與孫文都始終是被拿來作比較的。雖然孫文的名聲更甚一籌,但也有不少認為孫文皆虛功,蔡鍔才是真績,還有人稱是蔡鍔將中華民國拯救與水火之間,卻被孫文帶向了終結。

1916年11月8日,蔡鍔因喉癌惡化醫治無效,在日本福岡長逝,年僅34歲。第二年4月12日,蔡鍔魂歸故里,國民政府在長沙嶽麓山為他舉行國葬。出殯當天,大雨滂沱,行止不便,送葬隊伍仍有千餘人。湖南都督譚延闓領首,冒雨徒步護靈上山安葬。民國之有國葬,實自松坡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