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拼的不是智商,也不是情商……

公務員考試,拼的不是智商,也不是情商……

2019國考報名結束了,報考數據都已看到,最終報名人數138萬,平均競爭比95:1,如果每個職位都這樣,那就好辦多了,但很多崗位可是幾百裡挑一,千里挑一,這是國考史上最難的一年之一。

這麼艱難的考試,我看著數據發呆時會想,能上岸的都是什麼人?他憑什麼能夠上岸?公務員考試背後,拼的到底是什麼?

經常閱讀這個公眾號的讀者都知道,我每天都會推送一篇【每日一題】的推文,讓考生朋友每天測試一個知識點,今天把這些推文的數據仔細研究一下,表面上看還可以,但發現了不少問題。

這個欄目做得不太好,我覺得題目應該是經過精選的,題目必須有一定難度,考察知識點必須典型高頻,經過這道題,讀者不僅搞定了它,還溫習了相關知識點,並能舉一反三,最後能解答一類題型的效果。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必須優化運營方式,首先必須去熟悉行測,因為如果不懂行測,就沒法挑選題目,對行測知識點不夠了解,就不知道哪個知識點是典型的,哪個知識點是重點難點,是高頻考點。

瞎幹是要被扣績效扣工資的。

最近下班開始研究行測題,週末把兩套真題認認真真都做了一遍,基於我過去對行測理解,我發現在行測真題卷裡,除了常識判斷,一旦不會做就只能猜。

但其他題型,不管是是數量關係、資料分析還是判斷推理,只要去了解各個知識點,有足夠的時間,大部分的題目都有規可循,通過推理可得出答案,儘管做錯了,翻開參考答案馬上弄懂,壓根不用找別人解釋。

是我智商高自學能力強嗎?完全不是,認真去了解行測的都有這種感覺。

行測題的知識邏輯並不複雜,知識點理解門檻不高,甚至可以說很低,從單個題目來講,行測題沒有高考題難,如果認真備考,高中生考行測的表現,一定不比本科生差。

但我認真做了兩套題,包括檢查答案的過程,一天時間沒了,行測難就難在這點,行測需要你在120分鐘裡搞定130道題(國考副省級135道),並保證較高正確率,才有機會打敗對手,而每道題從閱讀、選答案、塗卡的時間不到1分鐘。

行測考察的是速度。提高答題速度才是關鍵中的關鍵,要想解決速度的問題,只需刻意訓練即可,申論雖然考的是主觀題,但申論的小題的評分標準主要看你是否寫到點上,和客觀題差別不大,解決申論的問題,還是靠刻意訓練,多讀多寫多練習。

我相信,在公務員考試這個賽道上:只要你足夠專注、專注、刻意專注,不斷訓練、訓練、刻意訓練,就這點,足以打敗99%的對手,最終定能上岸。

“我相信”和“我做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做到“我相信”很容易,做到“我做到”很難,我為了讓【每日一題】那個欄目做得好一些,下班不得不去學習行測,但我反反覆覆看那些行測題,我內心幾經崩潰:太TMD無聊了,好麼!

我還不用參加公務員考試,噁心可以停下來,那些備考公務員的同學,需要反反覆覆地學那些知識點,反反覆覆地訓練,每次模擬,必須繃緊神經,不管是言語理解還是判斷推理,就想1分鐘內找到正確答案,以保證在考場上達到巔峰狀態。

中國的大學畢業生,在考試這件事上,我們都是身經百戰,傷痕累累的人,回憶起來足以寫一篇小說。

想當年,我們征戰高考、征戰考研,屢敗屢戰,越挫越勇,那時候,我們心懷理想,美好的大學生活就在眼前,那時候,我們的心中承載著科學家、工程師的夢想,為國為民,發家致富,走向人生巔峰的抱負。

今天,我們重複刷著無聊透頂的行測和申論題,儘管你已經很熟悉,幾乎都懂的題目,但為了在1分鐘內搞定,不得不重複刻意去訓練。就只是為了一份錢不多但離家近,收入不高但買房容易,沒有冒險刺激的人生,但可穩定一輩子的工作。

生活,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窩囊!

公務員考試,拼的不是智商、不是情商、不是學歷,因為考的壓根不是知識,而是承受孤獨、寂寞、噁心、無聊的能力。這項能力,在未來的人生中,也是一個人最核心的競爭力。

很多人可能反對,公務員考試也拼家庭背景,拼爹拼娘。他們認為家裡有錢可以報線下封閉班,每天住酒店吃大魚大肉,還可以學習到大量解題技巧。

錯了!有錢報線下班固然是好的。但如果你不願意花錢,能夠承備考過程中的孤獨、寂寞、噁心、無聊,你完全可以靠意志力勝出啊,競爭是多維的,不是麼!

公務員考試,拼的不是智商,也不是情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