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集鄉:“以楸代楊”3000畝

11月9日下午,記者慕名前往虞城縣鄭集鄉採訪“以楸代楊”工作。一進鄭集鄉,記者就看到鄉間道路兩側排列成行的紫楸樹被立冬後的第一場雨沖洗得格外精神。

“這些楸樹苗,眼看要成為俺村的‘金疙瘩’。聽說鄉里要建設‘楸樹之鄉’,別的鄉鎮也用這樹搞綠化,來年肯定賣個好價錢,要發財了。”在鄭集村集體楸樹苗圃,正進行入冬管理的村低保貧困戶孫俊玲跟記者分享苗圃給她帶來的獲得感,“俺在這裡彎彎腰、拔拔草、打打杈,不誤照顧自家地裡活,一天能掙50塊,加上2畝多地流轉的錢,就能讓俺脫貧了。”

鄭集村村支書鄭青禮說,他們響應鄉里號召,與脫貧攻堅一起謀劃壓茬推進,走集體經濟的路子,堅持貧困戶優先原則,流轉村民土地300多畝發展楸樹苗圃。現在看,有全縣和鄉里3000畝“以楸代楊”規劃作支撐,銷售問題不大。

去年年底,該鄉基於縣裡倡導各鄉鎮發展適合自身的經濟林和生態林替代楊樹林政策,實施3000畝“以楸代楊”規劃。政策一出,便湧現出了像鄭青禮這樣敢闖敢幹有魄力的幹部和李集村褚獻委那樣敢“第一個吃螃蟹”的返鄉創業農民工,他們率先流轉土地700多畝,培育楸樹苗幾十萬棵,並返聘農戶進行田間管理,按勞付酬。

“聽給俺培訓管理技術的專家講,紫楸用途大著哩。能製造槍托、船舶、樂器,花能觀賞,樹皮樹根種子是中藥,嫩葉還能吃……樹苗好賣,成材樹更是‘金疙瘩’!”李集村樹苗管理員褚懷軍給記者科普楸樹用途。

目前,該鄉已流轉土地繁育紫楸苗1000餘畝,在十公里環鄉生態圈栽植楸樹兩萬棵,正依託境內207省道、田黃路、紅色文化十里長廊、大同路至鄭集中心街4條經濟帶,與脫貧攻堅同步謀劃實施3000畝“以楸代楊”工程。他們計劃用3至5年時間,將全鄉楊樹林全部換成經濟、綠色、環保的紫楸林,以此引領著力培育“農牧養經濟圈”四大園區、七大基地和優勢產業,促進生態發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鄭集建成生態、宜農、宜居花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