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剛失港鐵,又消減香港補貼,馬化騰的焦慮或正在加劇?

今天上午香港經濟日報發佈消息,騰訊金融科技副總裁陳起儒對外宣佈,微信支付香港作為微信支付在海外發展的首站已經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可能不再需要大規模的優惠補貼。現在除主攻商戶小額支付場景,還將會在港試推手機訂餐服務,甚至探索銷售金融產品的可能。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騰訊此舉可能與15號港鐵招標移動支付項目上失利有關。

微信支付剛失港鐵,又消減香港補貼,馬化騰的焦慮或正在加劇?

11月15日,騰訊與多家移動支付公司在競爭香港地鐵移動支付項目共同落敗,支付寶中標香港地鐵二維碼收費系統,正式成為香港地鐵移動支付官配成為此次香港民生項目的最大贏家。這對於緊鄰香港的騰訊而言,不得不說是一件憾事。同時,此事對於騰訊在香港的TOB市場開拓可能會帶來增長阻礙,為掙取香港的TOB市場,騰訊只能另闢蹊徑,自某他路。

微信支付剛失港鐵,又消減香港補貼,馬化騰的焦慮或正在加劇?

而騰訊大幅消減支出也與今年騰訊的財季下滑也有關係。進入2018年後,年初至今騰訊股票跌幅已超40%,遊戲罕見的首次出現4%的負增長。Q3財季,微信與Wechat合併賬戶月活10.83億,雖然同比增長10.5%,環比增長2.3%。但相比2017年的微信增長,當前的微信人口紅利不在已經坐實,增長空間嚴重縮水,意味著騰訊面臨新的成長拐點。當然除了微信這一社交工具外,騰訊其他的主力業務也正承受著監管風險。舉步為艱成為現在騰訊最真實寫照。

微信支付剛失港鐵,又消減香港補貼,馬化騰的焦慮或正在加劇?

微信支付後起於支付寶,近幾年雖猛速發展,主要依託了微信的強大用戶基數。但是進入2018年以後,騰訊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先是遊戲監管力度加強,讓本來主力收入項目瞬間成為股票狂跌的誘因。再是內容流量受到監管部門批評,收緊微信、QQ等平臺自媒體人的生存空間。意味著騰訊內容的自由生長的時代完結。現在,騰訊要面對監管環境壓力,還要抵抗頭條系和視頻平臺的流量大戰。同時,騰訊的核心業務,微信支付的違規操作也為自己招來了監管收緊的命運。罰款、警告、被約談的場景不斷出現。

微信支付剛失港鐵,又消減香港補貼,馬化騰的焦慮或正在加劇?

除此之外,騰訊的海外之路一向多厄,去年受臉書一事影響,馬化騰連夜招回歐洲的QQ,個人隱私這個雷區成為騰訊社交工具海外之路的擋板。加之2018年的水逆不斷,股價連跌、資本市場冷卻和內憂不斷的狀況,騰訊於10月初改組,成立六大新部門,有意將重心放在TOB市場的成長上。可以說,港鐵項目失利恰好說明在商業場景裡,騰訊的腳步還不夠堅實。過早的拋棄TOC用戶群體不會能幫助騰訊佔領香港小商業這一TOB市場,相反更容易把用戶推向支付寶的懷抱,騰訊的焦慮正在加劇。

微信支付剛失港鐵,又消減香港補貼,馬化騰的焦慮或正在加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