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驕不躁,青梅煮酒論一場旅行

春初夏是採摘青梅的好時節。梅子成群結伴地垂掛在枝頭,像一盞盞小燈籠。青梅的青,不同於嫩葉的綠或遠山的黛,是像酒一樣的清亮。一籃籃剛摘的梅子青得可愛卻凜冽,因為這時的它只會酸得讓人要掉眉毛。要想成為好吃的食物,這些青梅還得經歷各自美妙的旅行。

不驕不躁,青梅煮酒論一場旅行

對於梅子來說,最有沉澱的歷練也許是成為一瓶青梅酒。那些八成熟的梅子,在經歷過鹽水的浸泡後,有點微黃。它們被一層層鋪在瓶子裡,間隙裡鋪滿了白糖,再倒上滿滿的白酒。酒香與梅香在瓶子裡一起交融、一起變化。

不驕不躁,青梅煮酒論一場旅行

一般來說,釀造三個月就可以喝青梅酒了,但是若能再等上一年,甚至更久,味道會更為醇香。那時澀味更輕,梅與酒香更濃。含一口在喉,酸與甜在舌尖交織、綻放。這時酒香的幹烈已被梅子的柔和給沖淡,梅子也因酒的淳厚而不再生澀,此刻的青梅酒是不焦不躁,能回味在心的。

不驕不躁,青梅煮酒論一場旅行

不驕不躁,青梅煮酒論一場旅行

三四個月後,酒色變美,是純淨的蜜色,新酒初釀成。忍不住舀出一點來喝,果然甘醇,清冽。西山島每年這個時候都會釀一些青梅酒,當做時節的應景。春夏秋冬,四時風物,若不好好感受,感覺這一季算是白過了,唯有珍重地,過著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