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觀!淇河上發現冰臼群,竟是二百萬年前冰川遺蹟,很多人沒見過


清晨,朝陽映在鶴壁市淇河白龍廟河床的冰臼石壁上,如夢似幻,更加誘人。

過去,當地人都知道這裡的淇河河床上有很多石窩窩。經地質部門考察鑑定,竟是距今200萬年至300萬年前的第四紀早期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遺蹟,為我國中部地區發現的唯一冰臼群,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

冰臼是指冰川融水攜帶冰碎屑、岩屑物質,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對下覆基岩進行強烈衝擊和研磨所形成的石坑,因其形態很像古代舂米的石臼,而得名“冰臼”。

目前,我國已發現的冰臼群全部位於花崗岩或其它大山岩中,而白龍廟淇河段冰臼群發育在下奧陶統白雲岩中,且規模大,類型全,屬首次發現。

這裡發現的大片多種形狀的冰臼,有圓形、近圓形、橢圓形、花瓣形、大小不一,深淺有異,有的臼中連臼,造型奇特。

這些冰臼直徑在1米以上的有41處,1米以下的有千餘處,深度從半米到5米不等,分佈面積達6400餘平方米。

這些冰臼成為淇河上的奇觀

這裡的淇河水清澈見底

冰臼引來很多遊客

這段淇河秋色很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