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戰車”開始重建,但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世界盃之後就應該開始的改革,因為勒夫的優柔寡斷而舉步維艱。現在隨著德國隊在國家聯賽慘遭降級羞辱,改革不僅被加速,而且直接升級為革命——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能溫良恭讓。暴風驟雨成為了德國隊改革的主旋律,《圖片報》將之形容為“徹底而殘暴”。

在3比0戰勝俄羅斯的友誼賽之前一天,也就是距離德國降級事實鐵板釘釘的前兩天,對此早有預估的勒夫就已經在內部召開了革命主題的會議,與會者甚至把比爾霍夫排除在外,因為他是一個老好人。主導會議的是勒夫的助教索爾格,之前他很少公開露面,但卻是不折不扣的改革派,和U21主帥昆茨保持緊密聯繫的他早就開始對勒夫鼓吹年輕化了。會議的結果就是,同俄羅斯的比賽,德國隊首發11人中有9名26歲以下的年輕人。

對於改革的力度,勒夫曾經很糾結。但隨著德國隊在國家聯賽的降級,尤其是他還曾寄希望的拜仁中軸線自身不保,他不得不下定決心而不再首鼠兩端。之前他所冀望的諾伊爾-胡梅爾斯+博阿滕-穆勒這條14年冠軍陣容的中軸線,如今和拜仁一起陷入危機,並同樣面臨改革的風暴。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至今還沒有走出俄羅斯世界盃陰影的勒夫只能是向前看,開始把機會給到格納布里,哈弗茨,凱勒等新人,而年輕人也重新喚醒了他的激情。比爾霍夫回憶說:“這幾天在賓館裡,勒夫非常興奮,讓我想起了去年聯合會杯的情景。小夥子們帶給他的快樂,有目共睹。”

其他的名字還有,維爾納、薩內、聚勒、布蘭特、格雷茨卡等等。14年世界盃的老將當中,勒夫心裡只留下三個名字:諾伊爾、克羅斯、羅伊斯(他並沒有參加2014年世界盃,但媒體也把他算入同一批球員)。他們三個也許將會出現在週一同荷蘭的最後一場國家聯賽中。接下來的國家聯賽,德國隊面臨的對手將會是B級,所以會給年輕人更多的鍛鍊空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從改革角度而言,降級未嘗就不是一件好事兒。

慘敗導致的改革,除了人員,更有紀律。德國隊制定的新規包括了:吃飯時不看手機;球衣翻面之後再投入洗衣機;加大與球迷的親密度……比爾霍夫解釋說:“我們2004年重建隊伍時制定的規則幫助我們走到了巔峰,但規則早就形同虛設了。我們現在要重返巔峰,那就一定要重新制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