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驚暗換,一碗永流傳:香港影視劇見證節儉傳統的神道具公雞碗

講到現在的影視劇,動轍投資上億,道具之昂貴,服飾之華麗令人咋舌,拍出來的東西卻讓人無語,大有穿金戴銀卻是個醜新娘之感。

說到影視劇,多出精品的時期應是香港影視業最為輝煌之時,那時的影視劇不單是演員比現在的邁力專業,故事情節也更能打動人,那時的影視劇,承載著的是一代人的回憶和情懷。

說到香港影視劇,就不得不提到香港影視劇的一個現今被稱為弊端的現象——道具相對來說比較簡陋,但這並未影響到港劇的質量,曾經有網友發現港劇中有一神器道具——公雞碗,它參與了多部影視劇的拍攝,於香港影視劇衰落、一眾香港明星均已沉寂之後卻成為“網紅”。

讓我們有請網紅——“公雞碗“隆重出場!!!

明星驚暗換,一碗永流傳:香港影視劇見證節儉傳統的神道具公雞碗

就是這隻”公雞碗“參與了多部影視劇的拍攝,是當之無愧的老戲骨!

明星驚暗換,一碗永流傳:香港影視劇見證節儉傳統的神道具公雞碗

明星驚暗換,一碗永流傳:香港影視劇見證節儉傳統的神道具公雞碗


《食神》裡盛黯然銷魂飯的碗是它,拍《賭聖》時吃方便麵,王晶姐姐端著的碗是這個碗;

《功夫》中被救母子三人送裁縫三人雞蛋時所用的那個碗; 《大內密探零零發》周星馳給劉嘉玲看珍珠時,他們吃飯用的是這個碗;《大太監》裡有公雞碗;《蔡鍔與小鳳仙》裡的公雞碗;《帝女花》裡的公雞碗《功夫》中包租公在油炸鬼那裡吃早點用的也是這個碗…………它參演的影視劇數不勝數,它是當之無愧的香港影視劇老戲骨。

由於圖片太多,不忍浪費讀者流量,僅放了以上三張圖,公雞碗的頻繁出現,體現出了香港影視業在當時的一些狀態,其實不止是公雞碗,還有戲服在不同的劇中穿在不同的演員身上,足以說明香港影視業的節儉作風。

明星驚暗換,一碗永流傳:香港影視劇見證節儉傳統的神道具公雞碗

明星驚暗換,一碗永流傳:香港影視劇見證節儉傳統的神道具公雞碗

但這並未影響影視劇的質量,這也給現今的影視從業者上了很好的一課,影視作品質量高不高,與陳設是否豪華關係不大,不必把大把的錢花在道具上,而忽略了劇情本身,觀眾首先要的是一個好故事,再就是好的表演,還有導演展現出來的構架。

明星驚暗換,一碗永流傳:香港影視劇見證節儉傳統的神道具公雞碗

再說回公雞碗。

公雞碗是以黑尾公雞、芭蕉和花為圖案的一種碗。公雞碗很淺,口大底小,外面很隨意地用紅、墨綠、黑等簡單的色彩描著一隻公雞,粗獷的工藝透著一種特殊的美感。它是廣東和福建閩南地區獨有特色的碗。又叫起家碗,有發達致富家中一定要有隻公雞碗才能起家的寓意。

明星驚暗換,一碗永流傳:香港影視劇見證節儉傳統的神道具公雞碗

2013年2月,網友在微博上發出一組香港TVB劇照,這些劇照雖然來自不同劇集,但劇中人物手中拿的都是公雞碗。

微博上的TVB劇照涵蓋了15部劇集,包括《布衣神相》《蔡鍔與小鳳仙》《帝女花》《皆大歡喜》《東邊飄雨西邊晴》《鳳舞香羅裡》《巾幗梟雄》《蓮花爭霸》《十兄弟》《情迷黑森林》《秀才愛上兵》《鐵馬尋橋》《名媛望族》《天梯》《施公奇案》,有位細心的觀眾還在《鹿鼎記》中發現。在這些劇集中,演員手中所捧瓷碗上都畫著一隻紅色公雞,顯然是同一個碗。圖集最後附上吐槽文字――"這麼多年你們TVB就這一個碗麼"。不少網友在此微博下留言,有網友讚歎"這個碗的質量太好了吧!"也有網友調侃這是"一碗永流傳"。

在調侃之餘,我們是不是能反觀一下現在大陸動不動大手筆的製作卻不及那時被我們笑話道具寒酸的港劇呢?

演員在不停的替換,你方唱罷我登場,而公雞碗卻一直在,這似乎也象徵著一種精神,一種返璞歸真的藝術精神呢?

演員驚暗換,一碗永流傳!

我們的影視從業人員,是該好好想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