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和冰島的三次“鱈魚戰爭”居然全輸了

英國面積24.4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超過6500萬,以前稱呼“日不落帝國”,就算英國在最近幾十年走了下坡路,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況且英國還是聯合國五常之一,其軍事力量應該還算很強大的,在世界範圍內有巨大影響力的大國。

冰島,是北大西洋中的一個島國。位於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匯處,北歐五國之一,國土面積為10.3萬平方千米,人口約為34萬,是歐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冰島是北約成員國中,人口最少並且是唯一沒有常備軍隊的國家,僅有海岸警備隊承擔國防任務。

英國和冰島的三次“鱈魚戰爭”居然全輸了

鱈魚是西方人愛吃的一種海魚,這種小小的魚類曾在英國與冰島之間引發了三次戰爭,更令人驚訝的是,龐大的英國皇家海軍艦隊竟然敗給了小漁船改造的冰島炮艇,世界老牌海軍強國連續輸掉了這三場戰爭。

鱈魚主要出沒在冰島附近的海域,很多國家的漁船常年駐紮在這裡,想吃多少就撈多少。日子就這麼和諧地進入了上世紀50年代末,冰島人發現,如果再這樣下去,冰島人賴以生存的鱈魚資源就會損耗殆盡。

英國和冰島的三次“鱈魚戰爭”居然全輸了

因此,冰島政府連續幾次宣佈擴大領海範圍,以保護魚類資源,從而引發同英國的鱈魚戰爭,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1958年,冰島把領海擴展到距海岸12海里的範圍;

第二次是1971年,冰島再次宣佈禁漁界限擴大為50海里;

第三次是1975年,冰島宣佈禁漁區域擴大到200海里。

在第一次戰爭中,英國派出了37艘軍艦,七千多名軍人,前往冰島海域護漁。雖然英冰兩國艦炮武器力量對比懸殊,冰島卻勇敢地開展維權了,不惜開炮驅逐來犯的英國漁船,歷史上著名的鱈魚戰爭終於爆發。

在持續一年的第二次戰爭中,冰島使用了拖網割斷器、炮轟船隻的方法阻撓英國捕魚,共有69艘英國漁船嚴重受損。英國政府派遣7艘主力戰艦對冰島進行恫嚇,但冰島對此毫不讓步。

在第三次戰爭中,多艘英國軍艦被冰島船艇碰撞,數艘英國漁船也被冰島抓扣。英國宣佈和冰島斷交。

英國雖然出動了裝備精良的艦隊,但主要是想威懾嚇唬冰島。而面對冰島的勇猛攻擊,英艦基本沒敢正面開火,卻是轉舵而回,一被打就跑,並不想上升到正面開戰狀態。

三次鱈魚戰爭的結果,均是英國最終讓步,冰島達到了目的。

英國和冰島的三次“鱈魚戰爭”居然全輸了

英國之所以不敢正面開戰,最主要原因是有歐共體(今歐盟)和北約這樣的組織存在,一個西歐國家之間協調問題的“議會”,一個西方國家共同防禦的聯盟。英國和冰島都是歐共體和北約的成員,如果戰事升級會受到成員國的干涉,好不容易結束了一千多年的歐洲混戰,英國不能自己破壞了這個歐洲同盟。同時歐盟和北約都一直在調停,出於冷戰時期內部團結的需要,美國和歐盟不斷對英國施壓,起到了關鍵作用。特別是第三次,為了不使西歐各國之間鬧內訌,歐共體頒佈了歐洲各國的海洋專屬區均限定在200海里的法令,英國也只好在1976年9月承認了這一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