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世紀前的這場戰爭,依然影響著現在的亞美尼亞人


白雪使亞美尼亞北部一處叫做哈迪佐爾的峽谷顯得柔和起來,據說土耳其人於1920年在此射殺了大約4000名亞美尼亞人。攝影:約翰·斯坦邁耶

亞美尼亞基督徒努蘭·塔斯一家和庫爾德穆斯林尼扎梅廷·吉姆一家的牢固友誼,為土耳其東部民族關係緊張的歷史提供了一個反面例證,吉姆的祖父輩曾幫助塔斯一家免遭排擠。一戰期間大多數亞美尼亞人不是慘遭殺害就是遭到驅逐。亞美尼亞和土耳其政府尚待建立塔斯和吉姆兩家之間的這種信任和友善。攝影:約翰·斯坦邁耶

去年,亞美尼亞使徒教會將所有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因種族滅絕而遇害的亞美尼亞人奉為聖人。幅員遼闊、多民族混雜的奧斯曼帝國最終發展為現代土耳其。一名頭戴面紗的女性在亞美尼亞的埃奇米阿津參加了追封儀式。攝影:約翰·斯坦邁耶


2015年4月24日,在被許多歷史學家定義為現代歷史上第一次種族滅絕行為的大屠殺爆發一百年的紀念日上,人群加入到一支火把遊行隊伍中,穿過亞美尼亞首都埃裡溫前去紀念死難者。在一年一度的紀念活動中,部分是沉痛的悼念,部分是民族主義集會,悲痛可以轉化為公開的政治行為——參與者有時會焚燒土耳其國旗。攝影:約翰·斯坦邁耶

102歲的奈克塔·阿拉圖茲揚在土耳其爆發大屠殺和驅逐行動時只有一歲。她的家人在土耳其南部一座沿海的山上被法國戰艦搭救,逃到了埃及。1947年,她、她的丈夫和他們的孩子在亞美尼亞定居。最後一批親眼見證那場浩劫的人被視作亞美尼亞的活寶。這一逐漸縮小的群體仍然在講述著他們家族的故事。攝影:約翰·斯坦邁耶

對亞美尼亞人來說極具象徵意義的亞拉拉特山俯瞰著在土耳其東部玩耍的孩子們。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重新劃定的邊境將它納入土耳其,亞美尼亞人為此感到十分沮喪。如今亞拉拉特山是埃裡溫南部天際線上不可或缺的景觀——它看上去近在咫尺,卻被政治、傷痛和歷 史固鎖在邊境的另一端。攝影:約翰·斯坦邁耶


土耳其東部聖加拉貝德教堂破敗的拱廊彰顯著亞美尼亞文化一度在此繁榮。早前亞美尼亞腹地的許多老教堂要麼坍塌成了廢墟,要麼被改造成了清真寺。然而基層民眾——主要由土耳其少數民族庫爾德人領導——試圖達成和解的努力,已經促使中東地區最大的亞美尼亞教堂之一在迪亞巴克爾重新建成。攝影:約翰·斯坦邁耶

阿里夫·奧爾烏奇和他的亞美尼亞家人在土耳其巴特曼附近過著富裕的生活。一個世紀前成千上萬亞美尼亞人為求活命改信伊斯蘭教——或是作為孤兒被土耳其和庫爾德家庭收養成了穆斯林。隨著如何稱呼亞美尼亞大屠殺在土耳其成為得到廣泛討論的話題,那些“暗處的亞美尼亞人”的後代第一次不得不正視他們的身世。攝影:約翰·斯坦邁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