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足壇這一年的爭議事件

中國足球的2018還有不到一個半月就將結束了,不過在剩下的時間裡,基本沒有什麼重要的比賽,關於中國足球的新聞,也更多會集中於轉會方面,那麼,我們不妨來看一下,這一年,發生在中國足球圈內,比較有爭議的時間吧!

2018中國足壇這一年的爭議事件

U23新政第一年,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今年是U23新政的第一年,頒佈的也相對突然,導致許多中超球隊的亞洲外援成為擺設,而旨在提高U23球員水平的舉措,也被各個中超球隊超強的應對能力,讓效果大打折扣。比如最常見的就是偽先發,首發U23打不到20分鐘就被換下,更有令人髮指的像是上海申花,甚至出現了U23替補上去踢4分鐘,接著就被另一名U23隊友換下的鬧劇,為了湊數達到要求,中超各隊也真是煞費苦心,更為讓足協尷尬的是,中超所有球隊中,U23使用人次最少出場時間也最少的上港最終奪冠,而使用人次與時間最多的大連卻險些降級,不知道,下賽季的U23會變成什麼樣子。

2018中國足壇這一年的爭議事件

足協判罰雙重標準,你的權威在哪裡?

每個賽季,都會有很多的處罰引發爭議,足協的判罰總是給人一種雙重標準的感覺,讓人總是質疑足協的權威。

聯賽第4輪阿蘭的肘擊動作,被足協處以8場停賽的處罰,然而就是這個處罰也引發了外界極大的質疑。畢竟,之前張稀哲的處罰在前,2人的處罰結果,讓外界對於足協的處罰標準產生質疑,足協的處罰結果歷來不能讓人覺得公正,此番事件,更是難以讓外界滿意。

2018中國足壇這一年的爭議事件

中國隊被印度逼平

今年10月的國際比賽日,此前西亞客場表現糟糕的中國隊,為了找回信心,特意找了印度這支弱旅熱身,在我們的亞洲盃對手紛紛同烏拉圭,巴西這樣的世界強隊過招的時候,咱們卻跟印度打成了0-0,看著日本韓國這樣的對手,可以戰勝烏拉圭這樣的強敵的時候,不知道咱們國家隊未來亞洲盃的前景還有幾何,國足被印度逼平,也讓球迷再次刷新了對於中國足球實力認知的下限。

2018中國足壇這一年的爭議事件

U23新政下的青年軍頻頻失利

旨在鍛鍊年輕球員的U23新政,在年末迎來2場大考,然而結果卻難以讓人滿意,亞運會,在之前熱身賽表現不錯的情況下,國奧被看好,然而最終卻止步於八強。而隨後進行的亞青賽咱們更是延續了:首場揭幕戰,此戰生死戰,最後一場榮譽戰的標準劇本。回顧這一年的青年隊表現,真不知道咱們的U23作用在哪裡?

2018中國足壇這一年的爭議事件

中甲聯賽再現爭議MVP

中甲聯賽落幕,最終聯賽最佳竟然頒發給了季驍宣,一個打進5球送出4個助攻的球員,打敗了無數個近十幾二十幾個球的外援,意外當選,繼“愛國哨”之後,日後“愛國獎”似乎也會大行其道。

2018中國足壇這一年的爭議事件

不知道你心中的2018年,還有哪些爭議時間呢?歡迎大家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