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網紅”究竟“紅”在哪裡

11月15日,雲南省楚雄州大姚縣灣碧鄉黨委書記李忠凱在被提名為縣政協副主席候選人,成為市管幹部之際,這位八零後科級幹部因為“少白頭”一夜躥紅。當地組織部門說,這都是幹工作苦白了,所以要提拔他到更重要的崗位上來。

16日,當地回應說,李忠凱,男,漢族,1980年8月生,大學學歷,中共黨員,1999年10月參加工作。歷任大姚縣灣碧鄉人大主席等職。現任大姚縣灣碧鄉黨委書記。2018年10月被中共楚雄州委評為“楚雄州擔當作為的優秀基層幹部”。

鄉里因為要建水電站,李忠凱在灣碧鄉任書記這五年,中心工作就是移民搬遷和脫貧致富。媒體報道說,涉及搬遷的千餘戶村民都住上了新房,鄉里的脫貧成績也得到認可。

李忠凱經過長時間調研、實踐、思索,結合灣碧豐裕的光熱資源、獨特的“梯次”海拔高差以及立體氣候,提出了產業富民經——山上核桃、山下花椒,林中牛羊、江中水產,江岸熱果、江上旅遊。2014年至2017年間,灣碧鄉共有993戶3941人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2017年,碧拉乍、納那兩個貧困行政村如期脫貧出列。看到脫貧攻堅取得如此大的成效,灣碧鄉的幹部群眾由衷讚歎:“忠凱書記做事不來虛的,脫貧攻堅更是實打實!”

這就是李忠凱的政績,提拔他,是眾望所歸。

李忠凱的頭髮是怎麼花白的,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自自然然在照相館裡拍攝的半身照,居然紅遍全中國,到底紅的是什麼,大家可勁去想象吧。

同樣跟扶貧有關,安徽省全椒縣農村公路局副局長張偉就十分倒黴,居然因為下班後在家裡洗澡超過四分鐘,沒有接到上級巡視組的電話被處理。這都是兩個月前的事情了。誰都沒想到,此事一經報道,居然也是紅遍中國。

大家都不明白,下班了,回家遛彎後洗個澡,沒有及時接上級的電話,咋就犯了個大錯誤,被政紀處理?

一開始,全椒縣紀委10月8日色厲內荏地說,全椒縣農村公路局副局長張偉在安徽省脫貧攻堅巡查中不正確履職,8月23日19時31分至19時35分期間,省脫貧攻堅巡查組4次撥打其手機均未接聽,給縣脫貧攻堅工作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全椒縣紀委常委會研究決定,給予張偉黨內警告處分。

全椒縣農村公路局是全椒縣交通局下屬的二級局,張偉擔任副局長,同時也在全椒縣武崗鎮砂石村擔任駐村扶貧幹部。張偉說,事發當日,他吃完晚飯後外出散步,返家後就去沖澡。恰好在這個時間段,巡查組打來了電話。雖然他沒有接上電話,但當時在家的孩子接聽了他的手機,告訴對方,父親正在洗澡。等張偉洗完澡瞭解到情況後,立刻回撥過去電話,但一直沒有打通。

11月16日,原本發佈於全椒縣紀委監委網站上的副局長張偉的處分通報已經被刪除。同時,全椒縣委在其人民政府網站上對“副局長晚間洗澡未接巡查組電話被處分”一事做出回應稱,近日,相關媒體報道了“全椒縣農村公路局扶貧幹部張偉在省脫貧攻堅巡查中不正確履職被處分”的消息,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全椒縣委高度重視,迅速責成縣紀委對該問題進行了全面複查,根據複查情況,縣委認為,原處分決定定性不準確,處理不恰當。縣紀委常委會已研究決定,撤銷對張偉同志的黨紀處分。

知錯就改是好事,但是副局長張偉被這麼一折騰,估計也好受不到哪裡去。他究竟是怎麼被傷害的,肚子裡的委屈到底有多大,他不說,咱也不好瞎猜。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今年10月1日開始施行,黨的紀律處分工作應當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對黨員違犯黨紀的行為,應當以事實為依據,以黨章、其他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為準繩,準確認定違紀性質,恰當予以處理;應當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原則,實行懲戒與教育相結合,做到寬嚴相濟。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全椒縣紀委如此處分一名扶貧幹部,不僅草率,而且有些過分。4分鐘不接電話就處分,太任性,應該敬畏黨紀嚴肅性。這既是對人格權缺少尊重,也是對執紀處罰權缺乏敬畏。好在此事被媒體關注後,全椒縣能迅速複查,能聞過即改,撤銷了對這位幹部的黨紀處分,但全椒縣紀委還欠這位扶貧幹部一個正式的道歉。

舉國扶貧攻堅正在開花結果,不期然,遭遇這二位“網紅”,紅就有紅的道理,但要紅得明白,細思量,這還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