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禮縣慶三十週年 芷江城建投濃墨重彩書華章

2015年,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大型慶祝活動帷幕方落,2017年,再迎三十週年縣慶慶典,芷江侗族自治縣近年來不斷搶抓歷史發展機遇,點燃城市發展建設一個又一個高速引擎,和平名城頻添萬千新氣象。

獻禮縣慶三十週年 芷江城建投濃墨重彩書華章

圖:芷江夜景

近年來,無論是外地人來芷江,還是遊子歸鄉,無不驚歎:芷江美啊!無論一河兩岸霓虹如畫,還是四處可見的廣場、高樓和不斷延伸舒展的城市軀體,無不彰顯著這個歷史名城鮮明的個性和與時代對接的文明亮光。

驚歎之餘,人們將目光投向這個城市發展的強力推手—縣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身上。芷江城市面貌的華麗蛻變,是全縣幹部群眾同心共力的結果,無疑也凝聚著芷江城投人數不盡的心血和智慧。

勇擔重任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組資料:2015年,芷江高鐵站站前廣場、縣城亮化工程、舞水路建成;2016年,七里橋安置區、三中棚戶區改造建設啟動;2017年,飛虎體育中心、新三中、舞水河左岸綜合治理建設破土動工……近年來,芷江城市重點建設項目,95%以上由芷江城建投負責,僅2017年芷江城建投建設的重點工程項目就有52個,計劃年內完成投資84億餘元,其中17個項目作為縣慶三十週年的獻禮工程,必須在9月之前完工。

“項目建設是加快發展的第一引擎,是改善民生的第一推手,是打造和平名城的第一抓手,更是檢驗幹部隊伍的第一考量。”縣委書記曾佑光對城建項目意義的解讀和評述擲地有聲。

“在招商引資、徵地拆遷、資產運營各方面要創新工作方法,破解難題、轉換思路,確保項目建設強力推進。”縣長王海濤對城建項目提出了高標準的要求。

兩位領導的表態,彰顯出芷江縣委、縣政府對搶抓歷史機遇,以項目建設帶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心和魄力。但城建項目往往錯綜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而多項工程同時上馬,工作量之大,困難之多不言而喻。面對如山一般沉重的壓力,芷江城投人沒有退縮,而是選擇迎難而上,把這一副重擔穩穩地扛在了肩上,而且一扛就是十多年。

2003年7月,為適應經濟和城市發展,改進過去城市建設投資和管理模式,加強對城市資源經營和資本運作力度,破解城市建設融資難問題,一個按現代企業制度組建的國有獨資公司——芷江侗族自治縣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作為芷江城市建設投融資主平臺應時而生。從此,芷江城市發展的亮點和榮耀與芷江城建投緊緊維繫在一起。尤其近幾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與全力支持下,芷江城建投公司以提升城市品位、形象為要義,不斷改革創新,拓展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積極探索城市建設新模式,化平淡為神奇,在芷江這方土地上,揮毫潑灑出一幅濃墨重彩的圖畫,正在實現芷江城市建設的華麗變身。

戮力同心

城市建設沒有回頭路,千斤重擔扛在了肩頭,唯有弓下身子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行。一路上,芷江城投人走得艱辛,也踏實。

龍超群,芷江城建投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四十出頭的漢子,當過法官,幹過鄉鎮一把手,因業績出色,2015年調任城建投擔當重任。熟悉龍超群的人都知道他愛把玩手機,因為他手機上有“17支股票”,得時刻盯著。原來這“17支股票”是今年他所負責的17個重點建設項目的工作微信群,“我的群裡沒有美女,沒有紅包,清一色的是建設項目的進展情況和施工圖片。”記者看到,在龍超群手機裡除了幾張健身時拍的照片,其他的全是記錄工程進度的圖片,每張圖片都標明瞭拍攝時間,工程進度和變化一目瞭然。

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時間,接不完的工作電話與工作洽談,各個工地之間穿梭奔忙,這是龍超群這些年的生活常態。從相對穩定的機關轉入城建部門之後,像一隻上緊了發條的鐘表,龍超群似乎被工作淹沒,或許是因為體力和精力的透支,如今一向健康的他被查出患上了糖尿病。擔子卸不下,龍超群只能儘量擠出一點時間加強鍛鍊,工作身體兩頭顧。

領頭人身先事卒,他領導的團隊自然會有一種不甘人後的精神氣質。補聲清是飛虎體育中心的項目對接人,他幾乎每天工作時間都超過10個小時,現場監督工程的質量與進度,處理工程中遇到的各種矛盾糾紛,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時,往往已經超過晚上10點鐘。“前幾天的大雨耽擱了施工進度,現在天氣好了,就是通宵達旦我們也要把進度給搶回來。”

對接蟒湖中路項目的黃超告訴記者,為保證道路在縣慶前通車,他們制定了倒排工期表,明確了每天要做的事情,並按照工期表每天核查進度。於是,天晴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成為黃超每天留給家人和同事的印象。

如今在芷江城建投,這樣的“拼命三郎”隨處可見,爭貢獻、超出勤蔚然成風。芷江七里橋安置區是湖南省最大的易地扶貧安置區,記者在現場看到,一棟棟別緻的樓房拔地而起,綠樹鮮花環繞其中,各種配套設施齊全。施工單位負責人趙清華介紹,該工程能夠按時保質完成,離不開芷江城投人的努力付出,他們在設計圖紙變更、手續審批等各環節積極協調,使各種手續能得以及時辦理下來。在施工中,城建投的工作人員親臨一線為施工方排憂解難,解決遇到的各種矛盾糾紛。“作為全省的樣板精品工程,七里橋安置區從開工到建成沒有發生一起安全責任事故,這離不開城建投工作人員的付出和心血。”趙清華說。

良好的工作作風再加上健全的規章制度,更能有效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城建投是個非常特殊的單位,涉及工程項目多、資金數額大,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很難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公司把加強幹部作風建設、規章建制作為首要任務,先後制定出《管理手冊》、《述職述廉考核實施方案》、《工作績效考核辦法》等一系列嚴格的管理制度。今年他們還創新制定了“四小時反饋”制度,要求承辦部門或執行者從接到指令開始,4小時之內必須將執行結果或工作的進展情況反饋至指令下達人。行之有效的制度,讓芷江城建投成為全縣執行力最突出的單位。去年9月底,芷江城建投僅用3天的時間就將9個項目的招投標掛上了網,這樣的效率在芷江城建史上沒有過先例。

2016年,為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芷江城投按照精幹高效,責權明晰的原則,將原有的11個部門合併為7個部門,員工由74人精減為59人。也是在這一年,芷江城建投搬進了自己的辦公樓,有了自己的家。“以前很難找到歸屬感,而現在,完善的制度,明確的工作職責,待遇也有了保障,城建投這個大家庭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溫暖。”一位職工搬進新的辦公樓後流露出這樣的心聲。

花開處處

“優秀的團隊靠優良的品性凝聚;優質的企業靠優秀的團隊激活。”芷江侗族自治縣副縣長白雲對於城建投這支隊伍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正是這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隊伍,近年來在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和三十週年縣慶兩個建設高峰週期,攻克一個又一個山頭、堡壘,為芷江的城市建設立下了卓著功鄖。

芷江是湖南省僅有的4個全國新型城鎮化示範縣之一,城鎮化建設的要求不斷提高,城建投肩負的融資任務異常繁重。芷江城建投變壓力為動力,積極應對國家金融政策變化,努力加強自身融資平臺建設,為縣委、縣政府加快城市建設步伐提供資金保障。為推進招商融資工作,芷江城建投將芷江的縣情、項目簡介、招商模式、招商條件等內容包裝成冊,通過媒體公開發布招商公告。同時,千方百計加大與金融部門的協調溝通,及時掌握國家金融政策變化動態,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爭,一個籠子一個籠子地擠,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融資工作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

2015年10月,以七里橋安置區向農發行申報基金項目,融資1億元;

2016年7月,與國開行湖南分行簽訂貸款協議,以芷江三中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向國開行融資2.1億元;

2016年10月,與中國農業銀行合作,以河西片區新型城鎮化建設融資3億元;

2016年12月,以舞陽路項目向華融湘江銀行融資5億元;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在國家加大對平臺監管和金融監管的政策環境下,融資環境進一步趨緊,加之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大型慶祝活動,芷江城建項目多,資金壓力非常大。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芷江城建投與上海洛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在懷化率先發行民生債,籌集資金2億元,大大緩解了城市建設的資金壓力。同時,芷江城建投藉助資本運作的力量,大力推進城市資源的整合利用。在積極與金融部門合作的同時,芷江城建投不斷擴展融資新模式,2014年啟動了開展了醫療設備回租模式融資,至2016年11月,已完成融資超過3億元。

統計顯示,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芷江城建投僅通過資本運作一項即成功融資20億元。努力拓寬融資渠道,芷江城投玩轉資本運作“魔方”,為城市建設爭“金”注“銀”。

打破了融資難的“瓶頸”,全縣幹群甩開膀子使勁幹,芷江規劃中的城建項目“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犁花開!”除了前述系列工程,總投資9000萬元的勝利南路,2.46億元的河西片區管網建設,3億元的新三中及附屬小學建設,1.94億元的東門古城牆遺址公園……2017年的各項重點工程項目已次弟擂響衝鋒的戰鼓,今日芷江,處處旌旗獵獵,工程建設如火如荼。

我們有理由相信,有芷江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有全縣幹部群眾的通力協作,有芷江城建投這支硬骨頭隊伍,在建設美麗新芷江、幸福新芷江的征途上,芷江這顆五溪大地上的明珠必將綻放出更加璀燦的光芒,和平名城的文化底蘊必將日益夯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