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大文學家——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被許多人認為是俄國最偉大的詩人、現代俄國文學的奠基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被譽為"俄國小說之父"。代表作有詩歌《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等,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小說《上尉的女兒》《黑桃皇后》等。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出生於莫斯科一個貴族家庭,曾兩度被流放,始終不肯屈服,最終在沙皇政府的策劃下與人決鬥而死,年僅38歲。他在濃厚的文學氛圍中長大。

俄羅斯大文學家——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

童年時代,他由法國家庭教師管教,接受了貴族教育,8歲時已可以用法語寫詩。家中藏書豐富,結交文學名流,他的農奴出身的保姆常常給他講述俄羅斯的民間故事和傳說,使得他從小就領略了豐富的俄羅斯語言。並且對民間創作發生濃厚興趣。

1811年,普希金進入貴族子弟學校皇村學校學習,年僅12歲就開始了其文學創作生涯。1815年,在中學考試中他朗誦了自己創作的《皇村回憶》,表現出了卓越的詩歌寫作才能,特別是他詩作韻文的優美和精巧得到了廣泛的讚賞。在早期的詩作中,他效仿浪漫派詩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學習17世紀--18世紀法國詩人安德列謝尼埃的風格。在皇村中學學習期間,他還接受了法國啟蒙思想的薰陶並且結交了一些後來成為十二月黨人的禁衛軍軍官,反對沙皇專制,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

為了紀念普希金,人們把他出生的皇村改名為普希金(1796年葉卡捷琳娜大帝就在這裡去世,故原名皇村)。這裡已經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而且著名的波爾金諾村也在這附近。

俄羅斯大文學家——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

1826年普希金得到了沙皇的赦免,獲准到到任何地方居住。普希金在1831年和岡恰羅娃結婚後,到聖彼得堡定居。全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正是設在那裡,這是俄羅斯最古老的普希金博物館。它的歷史始於1879年,陳列在前皇村中學的展覽品展述普希金的年輕時代。

在全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綜合體的核心地是普希金的住房,它位於聖彼得堡歷史中心噴泉河邊的大樓。普希金在這裡度過了自己生命的最後幾年。1837年1月27日普希金在搏鬥中受了致命傷。他被送到噴泉河邊的房子裡並在二天後於那裡逝世。

俄羅斯大文學家——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

莫斯科和列寧格勒建有普希金博物館,列寧格勒有普希金故居紀念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和附近的三山村以及普希金安葬地聖山修道院,已改為普希金文物保護區。

普希金安葬在"米哈伊科夫斯科耶"博物館保護區附近的聖山修道院。這個修道院建於16世紀,是俄羅斯最受景仰的教堂之一。詩人到這裡謁拜過祖墳。按詩人的遺囑他被安葬在這裡。詩人之墓己宣佈為俄羅斯聯邦各族人民的民族財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