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晴:芥豆之微,猶有毫光|十跖·史家衚衕博物館讀書會

2017年9月10日,教師節。

這天上午,天落雨。下午,雲開霧散,陽光燦爛。

雨後的衚衕,氣息迷人。古色古香的史家衚衕博物館,更是透出濃濃的詩情畫意。

胡晴:芥豆之微,猶有毫光|十蹠·史家衚衕博物館讀書會

史家衚衕及其展覽內容。

胡晴:芥豆之微,猶有毫光|十蹠·史家衚衕博物館讀書會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副研究員胡晴主講的“紅樓夢·芥豆之微光”讀書會在這舉行,為近百名讀者講解了小說中的小人物的特徵及命運。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曹雪芹(清)創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 ,又名《石頭記》《金玉緣》,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被稱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

在這部著作中,除了寶黛釵等主角被刻畫得活靈活現外,就連一些小人物也個性鮮明,讓人過目不忘。

本次讀書會,胡晴老師通過其獨特的視覺,對這些小人物做了深刻的解讀,充分體現出“芥豆之微,猶有毫光”的主題。

胡晴:芥豆之微,猶有毫光|十蹠·史家衚衕博物館讀書會

胡晴:芥豆之微,猶有毫光|十蹠·史家衚衕博物館讀書會

胡晴:芥豆之微,猶有毫光|十蹠·史家衚衕博物館讀書會

胡晴:芥豆之微,猶有毫光|十蹠·史家衚衕博物館讀書會

胡晴:芥豆之微,猶有毫光|十蹠·史家衚衕博物館讀書會

胡晴:芥豆之微,猶有毫光|十蹠·史家衚衕博物館讀書會

胡晴:芥豆之微,猶有毫光|十蹠·史家衚衕博物館讀書會

胡晴:芥豆之微,猶有毫光|十蹠·史家衚衕博物館讀書會

小人物,大故事。這部小說裡的小人物,在胡晴老師的生動解讀下栩栩如生,讓在場觀眾彷彿身臨其境,頻頻為這些小人物、特別是女性的悲慘遭遇而感慨連連。

小說如人生。就有觀眾說,探春的母親其實也很淒涼的,親生女兒不認自己這個母親,這種感覺是一個作為母親的女人最大的傷害,所以她處處看探春不順眼,認為這是一個吃裡扒外的女兒,以至於女兒遠嫁他鄉也表現出態度冷漠。

胡晴說,小說裡刻畫的人物,如果安放到現實社會中來,也會有相似的痕跡出現,所以讀書能讓人明理,懂得怎樣去利用古人的人生智慧來經營好自己的人生。

十蹠瞭解,主講人胡晴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副研究員、《紅樓夢學刊》編輯。 主要在紅學、小說理論、典籍翻譯等多個學科領域開展研究工作,陸續發表出版多種論著、論文。有專著《〈紅樓夢〉評點中的人物批評》、《燭明香暗畫樓深——紅樓夢人物研究》,論文三十餘篇,並參與修訂《楝亭集箋註》、《紅樓夢大辭典》,參與國家社會科學重點基金項目 “我國線性文化遺產保護及時空可視分析技術研究”等。

胡晴:芥豆之微,猶有毫光|十蹠·史家衚衕博物館讀書會

善學博雅&情感機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