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三寶之一,桂林三花酒享有“米酒之王”的稱號

翻開歷史的卷軸,酒本帶你走進桂林三花酒的世界。

桂林三花酒被稱為中國米香型白酒的代表,源自唐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傳統特產“桂林三寶”之一,被譽為米酒之王。桂林三花酒以其歷史悠久,工藝獨特、品質優良而倍受中外遊客的青睞。“蜜香清雅,入口柔綿,落口爽 冽,回味怡暢”。

桂林三寶之一,桂林三花酒享有“米酒之王”的稱號

桂林三花酒的由來

古時,桂林三花酒被稱作“瑞露”,宋代來桂林做官的范成大飲後稱讚“乃盡酒之妙”,可見對它評價很高。俗話說,“水是酒中之血,米是酒中之肉,酒麴是酒中之骨”。三花酒別具風味,廣受人們喜愛。這要從它的“血、肉、骨”談起。美酒佳釀首先必須有佳泉。

灕江,特別是象鼻山的江底深潭湧出的地下泉水,質地純甘,無雜物怪味,含微量礦物質,為三花酒提供了優良的“酒中之血”;其次,灕江流域的良種大米,粒大飽滿,含澱粉率高達72%,是理想的“酒中之肉”;再者,市郊特產的曲香酒藥草製成的酒麴,香氣濃郁,是三花酒特有的“酒中之骨”。據說,三花酒釀成後,一般要裝入陶瓷缸內,存放在石山岩洞中,過一兩年,讓它變成陳釀,使酒質更加醇和、芳香,然後才分裝出廠。

桂林三寶之一,桂林三花酒享有“米酒之王”的稱號

三花酒的釀造歷史可追溯到南宋。原由“師司公廚”釀成,後傳入民間,清末出現專業釀酒作坊,至民國年間,作坊遍及桂林。1949年後,國家彙集民間酒坊各路釀酒師,於1952年建立桂林釀酒廠(後改名桂林飲料廠,1987年改為桂林釀酒總廠),沿用傳統工藝,繼續釀造“三花酒”。

至於為何名為“三花”,眾說不一。一種說法是因釀造時蒸熬三次,搖動可泛起無數泡花,質佳者,酒花細,起數層,俗稱“三熬堆花酒”,簡稱“三花酒”。另一種說法是:在搖動酒瓶時,只有桂林三花酒會在酒液麵上泛起晶瑩如珠的酒花。這種酒入壇堆花,入瓶要堆花,入杯也要堆花,故名“三花酒”。

榮譽獎項

1957年全國小曲酒評酒會上,桂林三花酒被評為第一

1963年全國評酒會上,被評為國家優質酒,並獲銀質獎章

1964年被評為廣西名酒

1979年第三次全國評酒會上,再次被評為國家優質酒

鑑賞時刻

桂林三寶之一,桂林三花酒享有“米酒之王”的稱號

1985年 桂林三花酒 53度

桂林三寶之一,桂林三花酒享有“米酒之王”的稱號

1980年代初 出口裝 桂林三花酒

桂林三寶之一,桂林三花酒享有“米酒之王”的稱號

1980年左右“象山牌”桂林三花酒

桂林三寶之一,桂林三花酒享有“米酒之王”的稱號

80年代初“象山牌”桂林三花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