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創“區塊鏈+保障金”模式有效解決農民工欠薪難題

近期雄安集團出臺建設者工資保障金管理辦法,創新了一套“區塊鏈+保障金”模式解決方案,在應用區塊鏈管理工程資金的基礎上,設立建設者工資保障金,採用“雙保險”方法保障建設者勞動報酬權益,從源頭上杜絕拖欠農民工工資現象。

國內首創“區塊鏈+保障金”模式有效解決農民工欠薪難題

“區塊鏈+保障金”應用場景

區塊堂瞭解到,目前雄新區安區塊鏈平臺管理企業已有700多家,管理資金達10億多元。根據區塊鏈平臺管理相關規定,新區所有與工程建設相關的資金清算管理工作必須通過區塊鏈平臺完成,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分佈式記賬,所有信息環環相扣、不容篡改。在區塊鏈管理工程資金過程中,通過智能合約方式,把付款路徑確認下來,實現一鍵式、穿透式付款,避免了違約轉包、資金挪用等問題。

國內首創“區塊鏈+保障金”模式有效解決農民工欠薪難題

區塊鏈與建設者保障金機制相結合

雄安集團投融資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區塊鏈與建設者保障金機制相結合後,當區塊鏈平臺顯示項目參與方未按約定發放工資,一小時後區塊鏈平臺將自動觸發建設者工資保障金代付機制,由建設者工資保障金賬戶,自動穿透式代付至建設者指定工資卡,實現建設者“無感”狀態下的工資支付保障。

對於未按約定發放工資的企業,建設者工資保障金辦法還設有懲罰機制,通過“黑名單制度”,對各承包方的信用情況進行記錄與評價,評價將直接影響企業今後在新區的其他項目競標。

制定建設者工資保障金管理辦法時,雄安集團綜合考慮各方利益,既保障建設者工資及時足額髮放,又充分考慮施工企業的承受能力,設法減輕施工企業的財務負擔。

為此,建設者工資保障金由雄安集團和施工企業(投標聯合體)分別繳納資金共同設立,是專戶存儲、專項用於解決雄安新區工程建設領域建設者工資拖欠問題的保障資金。其中,雄安集團一次性繳納1000萬元存入“集團公司建設者工資保障金”銀行專戶。施工企業於開工進場前一週,按工程合同價款金額的0.5%繳納保障金,存入“項目公司建設者工資保障金”銀行專戶,每項合同不超過300萬元,可以保函等認可的非現金方式繳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