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罕見的高紅移類星體,迄今為止一共才發現兩顆

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在7.02的紅移處探測到了一顆新的發光類星體。新發現的準恆星天體(QSO),命名為DELS J 003836.10-152723.6,是已知最亮的類星體,紅移超過7.0。

天文學家發現罕見的高紅移類星體,迄今為止一共才發現兩顆

最有動力的大質量黑洞亮類星體高紅移對天文學家來說很重要,因為它們被認為是最亮的信標,最有效地突出了宇宙的化學演化。它們是可觀測宇宙中最明亮、最遙遠、最緊湊的物體,它們的光譜可以用來估計超大質量黑洞(SMBHs)。

然而,高紅移QSO非常罕見,很難找到。到目前為止,只發現了兩顆紅移超過7.0的類星體。這就限制了我們對SMBH生長機制和再電離歷史的認識。

現在,由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王菲(FeigeWang)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宣佈,發現了一種紅移超過7.0的新類星體。這一新發現是該小組正在進行的遠距離類星體搜索工作的一部分。

研究小組發現,DELS J 003836.10-152723.6在靜止幀波長1450的絕對震級為-27.1,而測光度約為56萬億太陽光度。這些值使它成為迄今為止紅移超過7.0的最亮的類星體。

根據這篇論文,DELS J 003836.10-152723.6承載著一個質量約為13.3億太陽質量的黑洞。這個黑洞正以Eddington極限增大,其Eddington比率為1.25。研究人員補充說,為了長出這樣的質量黑洞在紅移或7.0左右,必須有大質量的種子黑洞。

此外,天文學家還發現,這種類星體的civ寬發射線是藍移的,向系統移動超過3,000公里/秒。研究還發現了三條極高速的Civ寬吸收線,其速度為光速的0.08至0.14倍,總平衡指數超過5000 km/s,這表明類星體中存在相對論外流。

作者得出的結論是,這些發現使DELS J 003836.10-152723.6成為在如此強外流的再電離時代發現的第一種類星體。因此,新發現的類星體可能是未來X射線和(亞)毫米觀測的極好目標,其目的是研究活動星系核(AGN)對早期宇宙中最大質量星系的形成和生長的反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