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個在小行星上成功著陸的探測器—“尼爾一蘇梅克”號探測器

2001年2月13日,美國的“尼爾-蘇梅克”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距地球3.15億千米之遙的愛神小行星上,實現了人類探測器第一次在小行星上著陸的壯舉。

人類首個在小行星上成功著陸的探測器—“尼爾一蘇梅克”號探測器

為了研究近地小行星,20世紀90年代,美國開始實施“近地漫遊小行星考察計劃”。資料表明,該計劃是美國曆史上首次不以美國宇航局為核心的深空探測計劃,牽頭的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研究所。該計劃的核心是向距離地球3.15億千米的愛神小行星發射“尼爾”號探測器。

人類首個在小行星上成功著陸的探測器—“尼爾一蘇梅克”號探測器

資料顯示,“尼爾”號探測器外表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小鐵盒,體積僅相當於一輛緊湊型的小轎車。1996年2月17日,美國將之發射升空,待進入預定軌道後,該探測器先是繞地球1周以獲得足夠的加速度,然後向預定的目標愛神小行星飛去。

人類首個在小行星上成功著陸的探測器—“尼爾一蘇梅克”號探測器

“尼爾”號探測器

按照原計劃,“尼爾”號本來應於1999年1月10日到達愛神星。但是在即將進入愛神星的軌道之前,由於發動機的故障而與之失之交臂,探測器掠過了愛神星,結果只是傳回了部分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