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從這裡起步——熱氣球誕生啟示著科技技術開始繁衍

人類飛行的夢想是從熱氣球開始實現的。熱氣球也是人類製造的第一種成功的載人飛行器。

飛行從這裡起步——熱氣球誕生啟示著科技技術開始繁衍

早在公元前3世紀,人類就發現了氣球升空的原理。這應該感謝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他有一個最著名的故事是在洗澡的時候,從浴缸裡溢出去的水中悟出了最簡便的計算物體體積的方法,從而可以求出各種物體的比重。他還發現,任何一個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等於它所排開的同體積的液體重量。這叫阿基米德定律,又叫浮力定律。當時阿基米德只是用水做的實驗,因而它的應用當時也只限於水。

飛行從這裡起步——熱氣球誕生啟示著科技技術開始繁衍

直到16世紀末、17世紀初的時候,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將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由液體引申到氣體。他發現,空氣是有浮力的,如果一個物體的比重比空氣輕,它就會浮升到空中去,就像輕於水的物體會浮在水面上的道理一樣。

飛行從這裡起步——熱氣球誕生啟示著科技技術開始繁衍

我國早在漢武帝時代,淮南王劉安的門客們編寫的《淮南萬畢術》中就記有“艾火令雞子飛”。到了五代時期,莘七娘隨夫去福建打仗時,將松脂燈用於軍事聯絡上。松脂燈是用竹篾紮成方架,做成大燈,點燃置於托盤上的松脂,上升的松煙把燈籠托起。到了元朝,曾使用帶顏色的“燈球”當軍事聯絡信號。松脂燈也稱“孔明燈”,在民間流傳範圍很廣。這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熱氣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