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的前世今生

西安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的前世今生


枯木

西安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的前世今生


2016年秋天,一組關於寺院銀杏樹的照片躥紅網絡,成了“網紅”。照片中銀杏葉在一場秋雨後灑滿地面,滿眼金黃,樹木參天,高聳入雲,搖曳多姿,壯觀雄偉,氣勢恢宏,唯美的色調,令人陶醉,於是短時間內寺院湧入大量遊客,紛紛排隊前來觀看古老銀杏樹的風采。


西安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的前世今生


這就是距離西安市區30多公里的終南山古觀音禪寺,相比西安其他寺廟,這間寺院的名氣並不算太大,香火併不鼎盛,然而一夜之間,銀杏樹照片爆紅後,人聲鼎沸,到了要提前手機預約的境地。


西安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的前世今生


古觀音禪寺始建於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距今1400多年的歷史,據傳寺廟裡面的銀杏樹為唐太宗李世民(598年一649年)親手栽植,那麼也應該有1300多年曆史了,事實上這只是人們的美好希冀或者善意的謊言,也許是為了渲染銀杏樹的“皇家色彩”,迎合某些追捧權貴心理而穿鑿附會的說法,更多的還有可能是為了宣傳招攬遊客的需要。


西安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的前世今生


關於故觀音禪寺的銀杏樹的具體栽植年限,雖然很難考證,然而有證據證明並非是唐太宗李世民栽種,下面我們就來揭開這棵老壽星銀杏樹的前世今生。


西安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的前世今生


銀杏樹是原產我國的一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樹種之一,為幾億年前第四紀冰川運動後遺留下來的裸子植物的孑遺,同綱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滅絕,因此銀杏樹有“活化石”的美稱。銀杏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銀杏果俗稱白果,營養豐富,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後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稱作"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是著名的長壽樹種。


西安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的前世今生


銀杏樹高大挺拔,氣勢雄偉,樹幹虯曲,蔥鬱蒼健,葉似扇形,葉形古雅,姿態優美,春夏遒勁蔥綠,秋季金黃可掬,給人以峻峭雄奇、華貴雅之感。在中國的名山大川、古剎寺庵、無不有高大挺拔的古銀杏,它們歷盡滄桑、遙溯古今,給人以神秘莫測之感,歷代騷人墨客涉足寺院留下了許多詩文辭賦,鐫碑以書風景之美妙,文載功德以自傲。


西安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的前世今生


銀杏最早出現於3.45億年前的石炭紀,曾廣泛分佈於北半球的歐、亞、美洲,中生代侏羅紀銀杏曾廣泛分佈於北半球,白堊紀晚期開始衰退。至50萬年前,在歐洲、北美和亞洲絕大部分地區滅絕,只有中國的保存下來。現今國外的銀杏樹,比如分佈較廣的法國、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等地,還有日本、朝鮮以及其他各國的銀杏樹,都是後來直接或間接從中國傳入的。


西安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的前世今生


銀杏樹在國內的分佈,如今北自東北瀋陽,南達廣州,東起華東,西南至貴州、雲南等地皆有栽培。然而,在唐代以前,銀杏樹主要分佈在南方長江流域以南,中原地區由於人為砍伐和朝代更迭,銀杏樹遺存下來的微乎其微,而作為唐代首都的長安,是確鑿無疑的沒有銀杏樹的,關於這點,北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歐陽修有明確的記載。


西安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的前世今生


《和聖俞李侯家鴨腳子》(嘉祐二年)

【宋】歐陽修


鴨腳生江南,名實未相浮。

絳囊因入貢,銀杏貴中州。

致遠有餘力,好奇自賢侯。

因令江上根,結實夷門秋。

始摘才三四,金奩獻凝旒。

公卿不及識,天子百金酬。

歲久子漸多,累累枝上稠。

主人名好客,贈我比珠投。

博望昔所徙,蒲萄安石榴。

想其初來時,厥價與此侔。

今也遍中國,籬根及牆頭。

物性久雖在,人情逐時流。

惟當記其始,後世知來由。

是亦史官法,豈徒續君謳。

按:詩人自注:京師無鴨腳樹,駙馬都尉李和文自南方移植於其第。


西安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的前世今生


這是一首歐陽修(1007年—1072年)和當時的“宋詩開山祖師”梅堯臣(1002年—1060年,字聖俞)之間的相和的詩詞,創作於嘉祐二年(1057年),歐陽修在詩文中自注,當時在京師(開封)並無銀杏樹,而是由當時的駙馬都尉李和文(詩中賢候之謂)首先從南方移植過來。


西安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的前世今生


在詩文中,開篇即指出銀杏樹(銀杏葉頗似鴨掌,因此當時人稱之為鴨腳)生長在江南,天子公卿都不認識,因此被裝在鏤金錦盒內,作為貢品被進奉朝廷,受到重賞。作者聯想到漢朝博望侯張騫,從西域引進葡萄和石榴,估計當時也是受到眾人追捧,後來成了普通家庭常見果樹植物,於是感嘆水果還是以前的水果,然而人情冷暖,隨波逐流,很少有不論貴賤生死相交的知心朋友,同時讚揚了梅堯臣不忘朋友,能夠貴賤不移始終如一的高貴品質。


西安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的前世今生


詩作中的重點有三個,開篇的銀杏樹產地在南方,然後就是自注說明李和文首先從南方移栽過來,再就是最後四句,說明歐陽修是經過認真的考究過的,“惟當記其始,後世知來由;是亦史官法,豈徒續君謳”,指出自己把銀杏樹的由來記載下來,讓後世知道原委,這是太史官的嚴謹記載方法,並不是只為了接續朋友梅堯臣的詩句相和。


西安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的前世今生


從歐陽修的所處時代和豐富嚴謹的治學態度,以及滿朝文武大臣大多不識銀杏來看,因該確定在京畿之地是沒有銀杏樹的,而西安當時為京兆府,作為前朝首都,若是有銀杏,自然無需由遙遠的南方進貢銀杏,豈不是惹人笑話?


西安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的前世今生


再加上現在的古觀音寺的銀杏樹,並未經過科學測定,只是因為寺廟創建年代距今1300多年,就認為銀杏樹也有同樣的年齡,似乎有點不嚴謹,若是歐陽修的說法屬實,那麼古觀音禪寺的銀杏樹當屬北宋以後的移栽,更何談唐太宗親手栽植?況且唐太宗親手栽植源自何處?傳說從何而起?更是令人生疑。


西安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的前世今生


世界最古老的貴州黔南州銀杏樹

古觀音禪寺的銀杏樹,單從樹齡上來說,即便是有1400餘年,也並非長壽樹種銀杏樹的佼佼者。據統計,全國超過千年以上的古銀杏樹有近百株,其中最古老的銀杏樹當屬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馬場坪街道辦事處魚酉村一株古銀杏樹,據考證,這棵古銀杏樹為雄株,樹齡約有5000年,樹高50米,根徑有5.8米,胸徑4.79米,要13個人才能圍抱。


西安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的前世今生


而從全國如今發現的銀杏樹來看,超過兩千年的不下於20株,就拿排名靠後的四川甘孜自治州的銀杏樹來看,樹齡2000餘年,樹高35米,胸徑4.2米,冠幅徑18. 3米。而同一區域的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南梁鎮下澗村的銀杏樹,此樹樹徑2.3米,高38米,分雌雄兩棵,據縣誌記載樹齡已有1000多年了,相互對比就可以判斷出古觀音禪寺的銀杏樹的大致年齡。


西安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的前世今生


關於古觀音禪寺的銀杏樹,依筆者拙見,自然並非唐太宗親手種植,即便是樹齡古遠,也是由於地處偏僻,得以倖存,如今重見天日,得以廣大佛門,也算一番功德。而且從實際景色來看,秋天滿樹金黃,雍容華貴,遍地灑金,著實令人歎為觀止,作為一個著名景點,確實名副其實,實至名歸,然而偏偏要攀援上皇帝老兒,這就有點畫蛇添足之嫌疑了。


西安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的前世今生


2018/10/11榆木齋


西安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