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平頭哥:整合中天微和達摩院技術 未來自負盈虧

解密平頭哥:整合中天微和達摩院技術 未來自負盈虧

  原標題:解密阿里平頭哥:整合中天微和達摩院芯片技術,未來自負盈虧

  澎湃新聞記者 楊鑫倢

  阿里巴巴真要自己造芯了。

  9月19日,阿里巴巴(NYSE:BABA)在2018杭州·雲棲大會上宣佈,成立一家芯片自研開發的全資子公司,取名“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構建以AliNPU智能芯片和嵌入式芯片為核心的芯片戰略。

  據澎湃新聞記者瞭解,阿里將以自研、收購、投資等多種方式,多渠道進入芯片領域,以期形成芯片研發的梯次能力。“平頭哥”為阿里此前收購的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和達摩院自研芯片業務整合而成的一家芯片公司。

  據瞭解,阿里芯片公司取名“平頭哥”,也是來自於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的創意。平頭哥是蜜獾的別稱,是鼬科蜜獾屬下唯一一種動物。取名“平頭哥”,看中其如下特點:一,激情澎湃,頑強執著。二,相信小的偉大,勇敢逐夢。三,聰明樂觀、勇猛皮實。平頭哥體態小巧,卻不畏比之龐大十數倍的猛獸毒蟲,常常能夠以小博大,無所畏懼。

  “平頭哥”出品的智能芯片預計明年會正式問世。

  “平頭哥”初期主要研發芯片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人工智能芯片。基於城市大腦、無人駕駛、智能家居、新零售等業務需要,研發AI芯片,重點打造芯片在推進效能的情況下兼顧功耗以及可編程性,達到最優平衡。規劃研發三代AliNPU,V1是針對視頻圖像處理的雲+端AI推理芯片,V2是雲上AI的訓練/推理通用芯片,V3是針對端上推理應用的定製化AI芯片以滿足嵌入式需求。

  2,嵌入式芯片。基於大陸唯一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阿里全資收購的中天微公司技術),研發邊緣芯片架構及配套的基礎軟件,提供全面的芯片架構,具備原型芯片的輸出能力,靈活定製滿足個性化需求的IoT芯片,打造物聯網的基礎設施。聯合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同打造面向智能汽車、智能監控、智能家電、智能電網和智能工業等領域的芯片生態。

  除了已在市場形成一定規模的嵌入式CPU產品,阿里表示未來會完善產品序列,進入行業領域。

  具體來說,阿里巴巴在芯片行業的佈局重點在設計和應用環節。目前產業鏈整體主要包括設計、製造、封測、應用幾個環節。

  據透露,目前阿里擁有100人的芯片團隊,這個團隊還在飛速擴編。

  此前的2018年4月,達摩院宣佈正研發一款神經網絡芯片——Ali-NPU,該芯片將運用於圖像視頻分析、機器學習等AI推理計算,其性能功耗比將是同類產品的40倍。

  阿里方面透露,這款AI芯片預計明年下半年面世,首批芯片將應用在阿里數據中心、城市大腦和自動駕駛等雲端數據場景中。以阿里城市大腦首先部署的城市杭州為例,在運用阿里芯片的模擬驗證測試中,得益於阿里芯片提供的算力,鋪設城市大腦的硬件成本節約35%。

  同樣在今年4月,阿里巴巴全資收購中天微,當前,基於中天微CPU IP核的SoC芯片累計出貨量已突破8億顆。收購了中天微公司,阿里直接掌握其嵌入式CPU和物聯網芯片的技術和產品,可直接結合業務開發端上AI芯片。

  據悉,阿里AI芯片預研工作已經對內部業務進行了全面調研,對大量架構技術進行了思考,並完成了多套AI芯片架構SPEC的制定。另外,諸多團隊在沒有AI芯片可用的階段開發了FPGA方案進行算法加速和產品落地,這些FPGA的架構方案對垂直AI芯片設計具有直接參考意義和試驗性效果。

  半導體具有很長的投資回收週期,且屬於技術密集型,與互聯網企業傳統的商業模式有所不同。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當天上午說,芯片作為核心技術,我們確實跟發達國家和發達企業有不少的差距,但是有機會換道超車,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用戶和市場,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芯片,“很多時候因為基礎不好,才有可能跨越性發展。”

  據澎湃新聞了解,阿里造芯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來源於內部驅動。阿里巴巴橫跨電商、金融、物流、雲計算等領域,在計算場景、網絡場景、機器學習場景需要使用各類大量芯片,而當前採用的CPU或GPU性價比的問題已經凸顯出來,計算力不足(模型深度限制)影響用戶體驗,業務發展也受限。其次,在一些新興業務場景中,如自動駕駛、城市大腦、智聯網、邊緣計算、新金融/區塊鏈中,對高性能低成本的智能芯片需求巨大。

  “長遠來看,自研芯片可以降低阿里巴巴整體計算的成本,芯片銷售以及芯片設計服務,則可以以雲服務的方式交付,以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賦能更多的企業。”阿里巴巴方面表示。

  阿里巴巴方面表示,“平頭哥”獨立化運作,在公司發展前期,阿里巴巴集團給予足夠投入支持,在運行數年後形成盈利能力,長遠成長為一家自負盈虧的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