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類綜藝如何“聲入人心”?

文化類綜藝如何“聲入人心”?

被網友譽為“神仙打架”的《聲入人心》自開播以來便受到了廣泛關注,截止目前網播量累計1.6億,豆瓣評分9.1的成績在文化類綜藝中表現不俗。

文化類綜藝如何“聲入人心”?

《聲入人心》在音樂選秀類節目中加入了古典音樂的美聲唱法,將節目立意升至文化傳播的高度,但也伴隨著曲高和寡,難以廣泛影響的問題。而該節目通過“三高”選手、《偶練》賽制、音樂碰撞的設置迎合了年輕觀眾的喜好,成功打開市場。

在明星真人秀節目長期霸屏後,觀眾逐漸出現審美疲勞,更加渴望精神文化的迴歸,而諸如《聲入人心》這樣的文化類綜藝讓觀眾在休閒娛樂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更容易獲得年輕人的喜愛。

綜藝節目要想在小眾的文化領域擊打出大的浪花,一方面要契合年輕觀眾的喜好,增強節目的娛樂性,另一方面,要深入細分市場,挖掘新鮮的文化元素。

文化類綜藝如何“聲入人心”?

“三高”選手、《偶練》賽制、音樂元素碰撞

《聲入人心》用娛樂性打開市場

《聲入人心》首期開場有這樣一段畫外音:“我是站在追光之外的追光者,他們說不夠流行就不夠資格,他們說高雅冬眠你休想叫醒。”這段開場白說的就是該節目的音樂表現形式——美聲唱法。

相對於大眾化的流行音樂,美聲唱法多用於演唱古典音樂,具有相對高的演唱門檻,是一個專業性強,領域小眾的高雅音樂。由於美聲唱法的小眾市場特性,國內涉及該領域的綜藝節目很少,僅有《中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中的美聲組比賽。

文化類綜藝如何“聲入人心”?

面對曲高和寡的美聲唱法,不少網友擔心《聲入人心》會像《幻樂之城》那樣口碑炸裂但僅限於小眾市場的狂歡,而《聲入人心》通過“三高”選手、《偶練》賽制、音樂碰撞等設置迎合了年輕觀眾的口味,拉近了觀眾與高雅音樂之間的距離。

第一個是《聲入人心》的選角方式,節目組基於“顏值+才華”的標準挑選出一批兼具高顏值、高學歷、高素養的“三高”演唱成員,先用顏值打開市場,再用才華征服了觀眾,獲得了廣泛的影響力。

與偶像養成類團綜節目不同的是,《聲入人心》的選手都具有濃厚的學院背景,不僅有來自中央音樂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國內知名學府的選手,更有來自耶魯大學、茱莉亞音樂學院、伯克利音樂學院等的高材生。有網友表示,“本以為唱美聲的都是長頭髮大肚子的大叔,沒想到還有這等高顏值,聽他們唱美聲簡直就是神仙打架。”

文化類綜藝如何“聲入人心”?

第二點是《聲入人心》採用類似於《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的賽制模式,雖然相似的賽制也被不少網友吐槽不專業,但是這樣的方式更容易讓觀眾快速熟悉規則。

節目採用非淘汰制,36位演唱選手將在6個“首席”和30個“替補”兩個角色間輪換,“替補”的上場可能性不確定。這種制度一定程度上是對整體選手水平的一種肯定,任何人經過打磨都可能成為首席,也可能因為一個失誤從首席的位置上跌落,也更容易引發觀眾猜測,帶來話題度。

文化類綜藝如何“聲入人心”?

第三點是《聲入人心》在內容上彰顯了流行音樂與美聲唱法的碰撞,在音樂選擇上,既有傳統的音樂劇、歌劇,也有對流行音樂的改編,這樣的設置帶給了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在熟悉的流行音樂中加入美聲唱法,既有流行音樂的熟悉感。

如第一期節目中,廖佳琳將《笑之歌》和《OPera 2》改編成一首歌曲,獨特的編曲加上技巧的唱法驚豔眾人,被中國抒情花腔女高音陳小朵戲之為“怪才”;第二期節目裡李文豹演唱了一首美聲版本的《青花瓷》,帶給了觀眾新奇的聽覺體驗。

不過,《聲入人心》在節目中添入了較多的娛樂元素,被不少專業人士質疑選手的唱功,氣息、咬字、發音等問題。然而,《聲入人心》將高雅的美聲唱法帶給觀眾雅俗共賞,其立意已然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正如《聲入人心》總導演任洋所言,“我們從未想要打造最專業的音樂比賽,這是高雅音樂與大眾之間的一場交流。”


文化類綜藝如何“聲入人心”?

文化類綜藝受到年輕觀眾青睞

娛樂性和新元素才是法寶

《聲入人心》首播收視率4.2610%,排名第一,當日網播量3213萬,僅次於《明星大偵探》。截止發稿日期,累計網播量1.6億,豆瓣評分9.1。

文化類綜藝如何“聲入人心”?

近年來,綜藝節目在文化領域持續發力,出現了《我在故宮修文物》、《朗讀者》、《見字如面》、《國家寶藏》等一批文化類節目,成了年輕用戶熱烈關注和討論的對象。

正如《國家寶藏》製片人、總導演於蕾所言,“當下社會對年輕人的審美是有一些偏見的,吸引年輕人的並不是‘傻白甜’,他們也非常喜歡有質感的東西。”

骨朵數據顯示《聲入人心》的受眾年齡構成中,佔比最高的年齡段為25—34歲。據央視提供的資料,《國家寶藏》觀眾的主體構成人群中,年齡集中度最高的是20歲到25歲,15歲到20歲的緊隨其後排名第二,廣大年輕觀眾持續在網絡平臺刷屏、點贊及分享。

文化類綜藝如何“聲入人心”?

此外,某大型網站在對《我在故宮修文物》《見字如面》《朗讀者》《曉說》等一系列人文類綜藝節目受眾群體的調查時發現,95後觀眾居然超過三成。

這些都反映了嚴肅的文化類節目正在以深刻的文化故事逐漸俘獲年輕觀眾,而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是不斷提高的,當一個階段的需求被滿足後,人們總是會探求更高層次的需求。在各類娛樂真人秀節目長期霸屏後,“靈活”的觀眾逐漸出現審美疲勞,產生了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嚴肅的文化類節目也在逐漸轉變節目形式,迎合年輕觀眾的喜好。以《國家寶藏》為例,在文博探索類節目中加入了明星情景演出和八卦的元素,展現了活潑的一面,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度。

文化類綜藝如何“聲入人心”?

《聲入人心》上線13日1.6億的累計網播量雖然不及《吐槽大會》第三季的成績亮眼,但相較於上線38天累計網播量1.4億的《一本好書》,《聲入人心》或許能給文化類綜藝一些啟示。

一方面是因為嚴肅的文化節目總是陽春白雪的存在,很難引起廣泛關注,而在節目中引入年輕人喜歡的元素,更容易獲得主流市場。《聲入人心》迎合年輕受眾關於顏值的偏好,正如節目總導演任洋所言,選人的標準,“首先一定是要唱得好,這是最基本的”。唱得好之外,顏值也不能低,“這是觀眾愛的”。

文化類綜藝如何“聲入人心”?

另一方面是傳統綜藝缺乏創新,形式化、模式化疊加出的節目很難吸引到日益成熟的觀眾。《聲入人心》在音樂綜藝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突破了傳統節目以流行音樂為主的模式,將曲高和寡的美聲首次融入到綜藝節目的創作中,敢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帶給了觀眾不一樣的體驗。

文化類綜藝要想打造現象級的作品,一方面要在保證專業性的前提下,契合年輕觀眾的喜好,增強節目的娛樂性,另一方面,要深入細分市場,挖掘新鮮的文化元素。

文化類綜藝如何“聲入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