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履約險套路有多深?5年老司機也翻車了


網貸履約險套路有多深?5年老司機也翻車了

在監管推動下,過去一年網貸機構正全力去信用中介化、迴歸信息中介本色,其中最受投資人關注的變化就是,平臺保障方式已由前期的平臺保本保息向第三方擔保、保險公司承保過渡。而保險公司履約險因其對本息“兜底”特色而成為平臺和投資人特別看好的保障方式。

但互金商業評論發現,履約險無論對P2P平臺、保險公司還是投資人來說,都是新生事物,其保障效果目前尚未接受大規模、實質性的檢驗。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個別平臺對履約險的不嚴謹宣傳或誇大其辭,已經嚴重誤導了投資人,其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投資人投訴履約險不保險

互金商業評論注意到,近期不少投資人在第三方社區投訴稱,米缸金融有保險公司承保的投資標的逾期後不賠付。更有投資人稱,出借資金逾期後,打電話到承保的天安保險詢問,保險公司客服竟然回覆,平臺沒有提交索賠請求。

網貸履約險套路有多深?5年老司機也翻車了

商評君看到了多個類似投訴帖子,可見這並不是個案問題。那麼真實情況是什麼呢?

根據公開資料可以看到,米缸金融2014年成立,總部位於上海,由中信資產旗下互聯網創業投資基金與聯創永宣共同投資。截止2018年9月30日,米缸金融累計成交45.97億元,借款餘額1.59億,逾期金額985萬元,累計代償金額6952.4元。

不過,互金商業平臺發現,平臺公佈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8月31日,平臺累計成交45.96億元,借款餘額2.71億元,逾期金額1738萬元,累計代償金額1897元。

對比平臺9月份和8月份成交數據,可以看到有幾個值得注意的點:首先平臺9月成交金額僅有131萬元,而11月份十多天裡,平臺發標數量也寥寥無幾,平臺成交已經非常冷清。另外,平臺逾期金額9月底比8月底反而減少700多萬,而平臺代償金額僅增加了5000元左右。逾期數據減少這個令人費解。

在安全保障方面,2017年7月米缸金融與安心保險達成履約保證保險合作,而在2015年8月,米缸金融還曾與天安財險首次達成合作履約保證保險合作。

不過,互金商業評論注意到,並非平臺所有產品都有資格獲得履約保險保障,目前看,僅有“年年米缸”產品享有履約保證保險,該款產品為房產抵押標,大多為12個月期限。不過,近期平臺已不再發布該類標的,僅在債權轉讓區有部分流轉標的。

網貸履約險套路有多深?5年老司機也翻車了

"物以稀為貴",目前僅10多家上線

所謂履約保證保險,是指由借款人投保,出借人作為受益人,當借款人不能按期歸還借款本息時,保險公司通常在一定時間期限內向投資者賠付所有未還貸款本金和截止到逾期日的全部利息。

正是因為保險公司“本息兜底”的特有條款,眾多網貸投資人才會覺得履約險很靠譜。

據不完全統計,履約險的門檻較高,截至目前也只有陸金所、宜人貸、玖富普惠、小贏理財、鳳凰金融等10多家平臺上線了履約險。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這些平臺也都僅僅是部分標的有履約險保障,大部分標的仍然是第三方擔保或者融資擔保公司保障。從這個意義上說,很多平臺宣傳的履約險更像品牌增信,實際覆蓋範圍有限,投資人投標前仍需要看清所投標的的具體保障方式。

互金商業評論簡單梳理了一下幾家頭部平臺的履約險情況:

網貸履約險套路有多深?5年老司機也翻車了

公開信息顯示,陸金服旗下有四款產品,每款產品保障方式並不相同。慧盈-安e由平安旗下擔保公司擔保;慧盈-安e+的保障方式則分為擔保公司、保險公司,或擔保公司與保險公司聯合保障。“優選-安心e”下的所有借款由保險公司提供個人借款保證保險保障。立盈-聚信服務由平安普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和平安財險保障。

按照陸金服的保障規則,對於受履約險保障的出借人,若借款方未能履行還款責任,保險公司將對未被償還的剩餘本金和截止到保險理賠日的全部應還未還利息與罰息進行全額償付。

宜人貸方面,互金商業評論諮詢客服後瞭解到,目前平臺只有6個月的自動投標產品由中國人保提供信用保證保險,其他產品都是融資擔保公司擔保。根據宜人貸公佈的保障規則,借款人連續逾期達90日的,保險公司將一次性償付逾期未償還部分的本息及該筆借款剩餘的全部本金。

玖富普惠方面,平臺披露信息顯示,玖富通過太平財險以及人保財險的“履約保證保險”,為出借人提供保險保障。

在具體產品方面,互金商業評論查詢發現,平臺目前僅有精選標中的個人1萬元以內的小額信用貸由人保承保,不過這部分標的較少,而且最新發標記錄是10月10日。在為執行此保障措施設立的人保—集成保障計劃專款賬戶中,截止到11月初的餘額為8019萬元。而在優選自動出借標的的底層資產列表中,擔保方式大都是太平財險—南楓擔保保障計劃專款保障。截止到11月初,該賬戶目前資金餘額為4.75億元。

小贏網金方面,平臺設有專門的眾安保險專區,專區內所有標的均享受眾安保險履約保證保險保障。若借款人發生逾期,眾安保險將在兩個工作日內賠付。這個賠付速度也是各家平臺裡最快的。當然了,這個也是有原因的。根據小贏科技披露的上市招股書,小贏科技與眾安保險合作,除了借款人支付的正常的履約保險費用外,平臺需要向保險公司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證金。本質上,這個相當於平臺向保險公司提供反擔保了。

保險公司也會“甩鍋”

綜合來看,即便是頭部平臺的履約險也做不到全覆蓋,房抵貸或小額信貸等風險較低的資產更容易被保險公司接受,即便如此,目前看保險公司在單個平臺保障總額上也限制的很嚴格。

即便獲得履約險保障的標的,也要受到種種限制,例如,有的要求和平臺共同審查借款人資質,有的要求將騙貸和風控疏忽導致的逾期不計入賠付範圍。有的要求設定賠付總額上限,超出範圍保險公司不予處理。總而言之,履約險的門檻較高,隱形限制也不少。

投資人如果要選擇履約險平臺或標的投資,要警惕一些常見的套路,避免踩坑。

首先應當明確一點,履約險絕不是個別平臺宣傳的“萬能險”。例如,位於天津的“糧庫系”P2P平臺金匯微金10月份出現逾期後無法兌付,該平臺此前就宣稱擁有保險公司履約險。

此外,“草根投資”暴雷前曾大肆宣傳與人保財險合作履約險。然而,草根出事後,廣州人保財險立馬跳出來澄清,表示其從未與草根投資簽署過任何保險合同關係。人保財險這種體量的大公司都能如此“甩鍋”,別的公司會怎樣可想而知。所以很多投資人吐槽說,草根投資宣傳人保履約險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廣州人保此前躲到哪裡去了?!

據互金商業評論瞭解,履約險雖然整體門檻高,中小平臺只要能承受高成本,也是可以上的。有撮合此類業務的中介表示,平臺支付擔保金額的2%-3%左右的保險費用就可上線履約險。只不過這種履約險需要由平臺向保險公司提供反擔保措施。所以,折算下來綜合成本非常高。

這種履約險本質上是以前P2P平臺風險準備金的變種,平臺將保證金移交給保險公司監管,逾期後,保險公司代替平臺賠付投資人。保險公司僅僅是平臺的通道方,如果平臺風控鬆懈,底層資產質量不佳,一旦爆發大規模逾期風險,賠付金額超出保證金賬戶餘額,保險公司是不會承認任何賠付責任的。這可能是部分平臺和保險公司並未披露給投資人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