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資信首次評定斯里蘭卡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為“BBi+

聯合資信首次評定斯里蘭卡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為“BBi+/BBi+”

本次評級結果

長期外幣信用等級:BBi+

長期本幣信用等級:BBi+

評級展望:穩定

評級時間

2018年10月31日

主要數據


聯合資信首次評定斯里蘭卡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為“BBi+/BBi+”



評級觀點

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資信”)對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以下簡稱“斯里蘭卡”)的主權信用進行了首次評級,決定給予其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BBi+。該評級結果表示斯里蘭卡存在一定信用風險,尚可從商業部門或金融部門獲取資金償付債務本息,但易受到不利環境和經濟條件衝擊。

斯里蘭卡國家治理能力一般,受總理不信任案投票後高官辭職等影響,斯里蘭卡政壇出現了一定擾動,但執政聯盟總體上對發展經濟有較高共識,執政黨在議會的多數席位也將保證聯合政府順利執政至2020年;內戰結束後經濟逐步恢復,但2017年經濟增速受自然災害等影響有所下滑,通脹升溫,隨著自然災害效應消散,經濟有望有所好轉。斯里蘭卡人均GDP水平穩定增長,失業率呈下降趨勢,銀行穩健性指標均有所改善;政府積極赤字較高且有所擴大,政府推動稅收改革將對財政徵收起到積極作用;政府債務水平偏高,但近年有所下降;貿易逆差和經常賬戶赤字有所擴大;總體外債水平尚可,政府短期外債佔比較低,短期償付風險可控;外匯儲備對政府債務的保障程度較弱,但以中長期多、雙邊優惠貸款為主的外債結構將有利於穩定政府外幣償債能力。

優勢

Ø 近年政府持續推進財政改革,一般政府債務水平在高水平有所下降;

Ø 外匯儲備在低水平呈現回升態勢;

Ø 總體外債水平有所下降,政府短期償付風險可控;

Ø 銀行業風險繼續維持在較低水平,穩健性指標改善。

關注

Ø 本幣貶值幅度領先新興市場,或加大償債成本;

Ø 貿易和經常賬戶均呈現赤字,且規模有所擴大;

Ø 財政赤字水平較高且有小幅上升;財政收入對政府債務保障度低;

Ø 國內民族矛盾依然存在,對政治穩定有所衝擊;

Ø 經濟增速受自然災害影響放緩,通脹升溫;

Ø 全球競爭力有所下滑。

一、 國家概況

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以下簡稱“斯里蘭卡”)是南亞次大陸以南印度洋上的島國,西北隔保克海峽與印度相望,南部靠近赤道,緊鄰亞歐國際主航線,擁有連接東西方的便利地理條件。斯里蘭卡人口2,120萬(截至2016年),全國分為9個省和25個區。官方貨幣為盧比,官方語言為僧伽羅語和泰米爾語。

斯里蘭卡是以種植園經濟為主的農業國家。土地肥沃,氣候條件優越,具有發展農業經濟的良好條件,可耕地面積400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61%,茶葉、橡膠和椰子是其農業經濟的三大支柱。森林資源豐富,森林約覆蓋率30%。

斯里蘭卡是南亞區域合作聯盟、亞太貿易協定和環孟加拉灣多領域技術經濟合作機制、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國際組織和區域合作聯盟的成員國。2017年5月,歐盟再次授予斯里蘭卡超普惠制待遇(GSP+)。

二、國家治理

斯里蘭卡聯合政府能順利執政至下屆大選前,國內民族矛盾仍是政治穩定隱憂

斯里蘭卡1978年廢除沿襲多年的英國式議會制,改行總統制。現行憲法於1978年9月7日生效,為斯里蘭卡歷史上第四部憲法。2010年9月,斯里蘭卡議會通過了憲法第18條修正案,取消對斯總統任期的限制。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部隊總司令,享有任命總理和內閣其他成員的權力。

斯議會為一院制,由225名議員組成,任期6年。司法機構由三部分組成:法院,包括最高法院、上訴法院、高級法院和地方法院等。司法部,負責司法行政工作;司法委員會,負責法院人事和紀律檢查。

2015年1月斯里蘭卡反對黨共同候選人、自由黨領袖邁特里帕拉·西里塞納以51.28%的得票率擊敗在任10年的前總統拉賈帕克薩,當選總統。8月18日,斯里蘭卡統一國民黨贏得議會大選,其領袖維克拉馬辛哈當選斯里蘭卡總理。

2015年9月,由總理維克拉馬辛哈領導的統一國民黨和總統領導的斯里蘭卡自由黨組成的“全國團結政府”新內閣成立。聯合政府成立以來,西里塞納著手政治改革,包括是否應通過公投制定憲法修正案、設立特別法庭查處腐敗行為、應對民眾信任危機等。2018年2月,斯里蘭卡總統進行了內閣改組,10位新任部長和新部長就職,加強了聯合政府的團結。2018年4月,在針對斯總理維克拉馬辛哈進行的不信任投票失敗後,包括災害管理部等6名部長在內的16名斯里蘭卡自由黨成員辭職,該事件反映出聯合政府內部存在一定政見分歧,多位成員辭職也會令聯合政府在議會的力量削弱。

2018年2月,在聯合政府成立後的首次斯里蘭卡全國地方選舉中,反對黨、前自由黨領袖拉賈帕克薩領導的斯里蘭卡人民陣線(SLPP)贏得了340個地方議會中的239個,贏得勝利,而總理領導的統一國民黨和總統西里塞納領導的斯里蘭卡自由黨分別獲得41個和10個席位,此次反對黨贏得地方選舉,意味著目前聯合政府在地方層級的政策執行將面臨更大壓力。但另一方面,由於統一國民黨在議會佔有106/225席,僅差7席即佔到簡單半數,其絕對多數席位意味著本屆政府能順利執政至2020年大選前,預計本屆政府對促進斯里蘭卡經濟增長有較好共識。

此外,佔國內絕大多數的僧伽羅族與少數民族泰米爾族之間的衝突對斯里蘭卡政治穩定形成一定衝擊。2018年3月斯里蘭卡中央省康提地區發生多起暴力衝突事件,政府再次宣佈進入為期10天的緊急狀態。本屆聯合政府已採取部分積極措施緩和態勢,但民族矛盾難以在短期內得到實質性緩和,2016年底興起的泰米爾民族主義運動即凸顯了社會及種族緊張態勢,壓縮了政治和解空間。斯里蘭卡政府目前持續推進政治改革,將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斯里蘭卡政治制度化和民主化,有利於其政局平穩化。

斯里蘭卡國家治理能力一般,近年來有所下滑,但高於同級國家水平

根據2016年世界銀行公佈的國家治理能力指數,斯里蘭卡的國家治理能力均值為48.49,較上年(49.18)小幅下降。但斯里蘭卡國家治理能力仍高於BBi+級和BBBi-級國家平均水平(圖1)。

從具體指標看,得益於斯里蘭卡聯合政府持續推進政治改革,處理前總統賈帕克薩家族腐敗案件等,斯里蘭卡政府腐敗控制及話語權和問責制方面有所改善。但政府穩定性、政府效率及法制、監管等方面得分均有下降,主要是由於斯里蘭卡執政聯盟內部政見分歧及權力分配矛盾較大,掣肘施政進程。同時,2016年底泰米爾民族主義運動再次興起,凸顯社會及種族緊張態勢造成政治穩定度有所下降。


聯合資信首次評定斯里蘭卡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為“BBi+/BBi+”


三、宏觀經濟表現與政策

內戰結束後經濟逐步復甦,2017年經濟增速受自然災害影響有所下滑,隨著災害效應消散以及政府推進改革,經濟有望迅速回暖

2009年,斯里蘭卡結束長達26年的國內武裝衝突後,進入和平發展時期。斯里蘭卡政府通過大量公共投資,改善落後的基礎設施,投資環境明顯轉好。隨後數年,斯里蘭卡經濟逐步恢復,GDP增速曾一度高達8%~9%。

2017年,斯里蘭卡GDP總量為875.91億美元(132,894.56億盧比),由於嚴重的洪災和塌方災害,加上登革熱爆發,對斯里蘭卡農業及旅遊業等行業的經濟活動造成較大影響,經濟繼2016年後繼續下滑,實際經濟增速為3.11%,較2016年下降1.36個百分點。

具體看,2017年斯里蘭卡居民消費支出同比增長1.3%,同比增速由負轉正;政府消費支出則同比大幅下滑5.2%,是導致斯里蘭卡經濟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由於天災、疫情等原因,斯里蘭卡投資支出增速也大幅下滑,由2016年的9.2%降至3.9%。從對外貿易看,由於2017年原油價格上行,斯里蘭卡盧比兌美元貶值等原因,斯里蘭卡進口實際增速達到19.3%,大幅超過出口實際增速(7.5%),淨出口對經濟增長形成一定拖累。從近10年經濟增長情況看,斯里蘭卡經濟平均增速(5.60%)高於BBB

i-級(3.21%)國家水平;近10年GDP增長波動率(2.20%)高於BBBi-級(1.36%)國家平均水平(見圖2)。

儘管斯里蘭卡極端天氣頻發,但IMF認為斯政府已採取有效措施發展經濟,經濟表現令人滿意,分別於2016年4月和2017年7月向斯里蘭卡發放了15億和1.68億美元貸款。在中期貸款項目下,斯里蘭卡將繼續進行財政、稅收等一系列改革。包括:繼續推進營商環境自由化、改革國有企業,降低關稅等。斯里蘭卡政府目前還在推動提高增值稅率以及新的燃料定價機制,以期降低補貼負擔。根據2017年底斯里蘭卡政府公佈的“2025願景”,斯里蘭卡到2020年要達到的目標為人均收入提高到5,000美元,創造100萬個新就業崗位、FDI達到每年50億美元以及出口達到每年200億美元。預計以上政策及經濟規劃將有利於斯里蘭卡經濟加速發展。


聯合資信首次評定斯里蘭卡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為“BBi+/BBi+”


隨著自然災害效應消散,斯里蘭卡農業產出及國內消費將顯著改善,預計2018年經濟增速將迅速回升至4.0%以上。長期看,斯里蘭卡政府致力打造以創新、出口、創業為中心的經濟體,與全球市場和價值鏈的融合將進一步加深,將刺激私人部門對新產能的投資;與中國“一帶一路”合作、與印度及新加坡加強經貿聯繫也將有助於斯里蘭卡出口回暖,有利於其經濟潛力的釋放。


聯合資信首次評定斯里蘭卡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為“BBi+/BBi+”


近年CPI增幅由高點回落;2017年能源價格趨升、自然災害效應下通貨膨脹率上行,未來有望逐步下降

從近10年看,斯里蘭卡通脹波動性較大,但總體仍由2008年近10%的水平逐步下行。2017年斯里蘭卡CPI增幅為6.54%,較上年(4.00%)大幅上行2.53個百分點。能源價格趨升、自然災害、2016年11月生效的增值稅調升以及信貸持續增長,均是斯里蘭卡2017年CPI增速上升的原因。

近10年斯里蘭卡CPI漲幅均值為5.60%,相較BBBi-級國家均值(5.08%)略偏高;CPI增長波動性(2.38%)略低於BBBi-級國家平均水平(2.58%)。

高基數效應下,預計未來1~2年斯里蘭卡CPI漲幅將逐步回落至4.7%左右的水平。


聯合資信首次評定斯里蘭卡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為“BBi+/BBi+”


就業狀況較好,近年持續改善,失業率下行

近年來斯里蘭卡失業率一直保持較低水平。2017年,斯里蘭卡失業率為4.20%,較去年下降0.20個百分點。截至2017年底,斯里蘭卡就業人口達到856.67萬人,較2016年增加25.60萬人,整體就業狀態有所改善。隨著國家對青年就業關注,建立職業技術大學的建立和引入,高中階段職業培訓課程等,斯里蘭卡青年失業率下降明顯,2017年15~24歲青年失業率由上年的21.6%下降逾3個百分點至18.5%。

與BBi+級和BBBi-級國家近五年平均水平相比,斯里蘭卡失業率均顯著偏低。


聯合資信首次評定斯里蘭卡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為“BBi+/BBi+”


四、結構特徵

人均GDP穩步增長,工業基礎仍相對薄弱,紡織及寶石加工是其工業支柱和特色產業;近年來致力於打造服務業導向型經濟,外貿依存度一般

由於經濟持續增長,斯里蘭卡人均GDP穩步增長。2017年,斯里蘭卡人均GDP為4,084.63美元,較上年(3,819.16美元)繼續上升,突破了4,000美元。從圖5可以看出,斯里蘭卡近年人均GDP略低於BBBi-級國家平均水平,但高於BBi+級國家均值。


聯合資信首次評定斯里蘭卡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為“BBi+/BBi+”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全球競爭力報告》,2017年斯里蘭卡的全球競爭力指數為4.1,在全球137個經濟體中排名第85位,較2016年71/138排名有所下降,主要是在制度環境、市場效率及基礎設施的表現相較去年下滑,經濟競爭力有所削弱。

按支出法計算的GDP中,消費仍是拉動斯里蘭卡經濟的最主要力量,2017年,斯里蘭卡消費佔GDP比重為70.54%,較上年略有下滑,但基本保持穩定。從產業分佈看,斯里蘭卡是以種植園經濟為主的農業國家,茶葉、橡膠和椰子是其農業經濟收入的三大支柱,也是出口創匯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於其農業生產成本高、生產率低、損耗大等因素,農業產值在GDP中佔比從20世紀50年代的50%大幅下降至2017年的僅8%。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由於資源匱乏,大量工業原材料需從國外進口,資金技術密集型工業尚未形成,幾乎無重工業;2017年工業在GDP佔比約30%。目前斯里蘭卡工業主要由建築業、採礦採石業、食品製造業和紡織服裝業構成,紡織服裝業是斯里蘭卡最重要的工業行業,也是第一大出口創匯行業,佔外貿出口額的近50%;寶石及加工行業世界聞名,佔出口總額的近3%。近年來,斯里蘭卡政府致力將經濟打造成服務業導向型經濟,服務業已成為斯里蘭卡國民經濟主導產業,服務業主要包括批發零售業、旅遊、酒店、餐飲業、信息通訊業等;特別是信息、通訊業增勢強勁;2017年服務業產值佔GDP的比重為62%。整體看,斯里蘭卡經濟結構近年來保持穩定。

銀行業風險繼續維持在較低水平,穩健性指標改善

斯里蘭卡中央銀行是斯里蘭卡金融業監管機構,於1950年根據1949年第58號貨幣法成立,負責貨幣發行和管理,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其核心目標是維持經濟、物價和金融系統的穩定性。中央銀行同時負責對金融機構的監管。

斯里蘭卡銀行業主要由商業銀行和專業銀行構成。商業銀行可以接收公眾的活期存款且可廣泛參與外匯市場上的各種業務,而專業銀行只能在中央銀行的允許下有限參與外匯市場上的各種業務。商業銀行是銀行業的主要構成成分,其資產約佔銀行業總資產的85%,金融業總資產的49%。

從銀行體系看,斯里蘭卡金融穩健性指標顯示銀行系統總體保持穩健狀態。2017年銀行不良貸款率為2.50%,較上年下降約0.13個百分點,近5年不良貸款率呈現下降趨勢,信貸質量持續改善。近5年銀行業資本充足率穩定在13%左右,2017年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5.23%,較上年上升0.92個百分點,銀行資本質量保持穩定充足。受益於私人部門對信貸的需求穩步增加,儘管斯里蘭卡預計將繼續保持收緊貨幣政策的步調,但2017-18年斯里蘭卡銀行盈利預計仍將保持較好狀況。目前,斯里蘭卡正為採取巴塞爾Ⅲ的資本標準積極準備。針對斯里蘭卡信貸增長率近兩年大幅上升,導致資本充足率由於風險權重資產增加而出現下降的情況,斯里蘭卡官方表示,在有必要的情形下,將對信貸增速迅速的行業進行收緊貸款價值比(LTV)的操作,有助於遏制風險。

五、公共財政實力

政府長期奉行赤字財政政策,近年開展稅收改革,縮減赤字,將對財政徵收起到積極作用,財政赤字水平有望收窄

斯里蘭卡政府長期以來奉行赤字財政政策,2016年以來,斯里蘭卡政府延續赤字財政政策,財政狀況近年一直延續了超國際警戒線的赤字狀態。

從斯里蘭卡政府的財政收入結構看,稅收是最主要來源,稅收收入佔財政收入的比重近年保持在約90%,國際機構等的援款佔比約0.5%。但另一方面,斯里蘭卡稅基較窄,財政收入佔GDP比重常年低於15%,2017年僅有13.84%,加上徵稅效率較低,成為政府增收的主要限制因素。

為進一步增加收入,斯里蘭卡政府積極開展稅收改革,自2016年11月將國內增值稅率由11%提升至15%,擴大稅基,改善徵稅效率;推出國企私有化改革等,同時為更好吸引外資,積極探討外匯管理等方面的金融政策改革。在一系列措施之下,2017年斯里蘭卡財政收入同比增長8.62%。但另一方面,由於自然災害的賑災需求,推進大型基建項目等原因,政府支出2017年同比大幅增長10.25%,超過財政收入增速。

2017年,斯里蘭卡政府財政赤字規模達到7,334.94億盧比,相當於GDP的5.52%,較上年小幅上升0.14個百分點。與BBi+級和BBBi-國家平均水平相比,斯里蘭卡政府財政赤字水平仍然較高(見圖6)。


聯合資信首次評定斯里蘭卡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為“BBi+/BBi+”


2018年在IMF框架下,將繼續對稅收系統進行結構性改革,改善稅收系統透明度及效率,擴大稅基,對財政增收起到積極作用。但另一方面,斯里蘭卡升級基礎設施等公共投資計劃將增加支出,剛性支出佔比仍較高。預計未來1~2年內斯里蘭卡政府財政赤字將逐漸下降至3%~4%的水平。

聯合資信首次評定斯里蘭卡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為“BBi+/BBi+”


聯合資信首次評定斯里蘭卡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為“BBi+/BBi+”


一般政府債務水平較高,但近年來由升轉降,財政收入對政府債務保障能力有所下滑

近年來,斯里蘭卡一般政府債務水平總體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政府債務負擔偏重,但2017年趨勢有所扭轉。截至2017年底,斯里蘭卡一般政府債務總額為105,549.71億盧比,較上年末增長11.35%。政府債務相當於GDP的比重為79.42%,較上年底下降0.18個百分點,扭轉了近年來政府債務率逐年上升的趨勢。與BBi+級和BBBi-國家平均水平相比,斯里蘭卡一般政府債務總額與GDP的比值處於較高水平。


聯合資信首次評定斯里蘭卡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為“BBi+/BBi+”


從債務利息水平看,近年來同樣呈現升高趨勢。截至2017年,斯里蘭卡一般政府債務利息支出佔GDP比值為5.54%,較上年末上升0.41個百分點,利息支出壓力略有增加。

從財政收入對政府債務的保障情況看,近五年來財政收入對政府債務保障能力總體趨於增強,僅2017年有小幅下滑。2017年,斯里蘭卡政府財政收入與政府債務總額的比值為17.43%,較上年下降0.44個百分點,財政收入對政府債務的保障能力有所下滑。隨著削減赤字計劃的推進,斯里蘭卡政府財政收入對政府債務的保障能力有望進一步改善。


聯合資信首次評定斯里蘭卡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為“BBi+/BBi+”


六、外部融資實力

近年來斯里蘭卡貿易和經常賬戶均為逆差,2017年逆差規模有所擴大

斯里蘭卡位於印度洋,靠近歐亞國際貨運主航線,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在轉運、中轉和補給等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服務貿易常年順差;但同時生產力不足,對商品進口需求大導致商品貿易常年大額逆差,總體貿易呈現逆差。近五年,斯里蘭卡進、出口額同步上升,2013~2016年進口增速不及出口,貿易逆差有所收窄;2017年,由於外需回暖,斯里蘭卡出口總額為191.20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9.58%;但由於原油價格上行,災難重建等,進口亦同比增長8.35%。2017年斯里蘭卡貿易赤字為62.81億美元,貿易逆差較上年擴大4.79%。

從經常賬戶看,近五年總體呈現波動下行趨勢。2017年斯里蘭卡經常賬戶收入為264.55億美元,較上年增長6.52%,經常賬戶赤字為25.36億美元,相當於GDP的比值為2.90%,較上年小幅上升0.54個百分點。從經常賬戶餘額佔GDP比重看,斯里蘭卡經常賬戶表現略差於BBBi-級國家,但高於BBi+級國家平均水平。


聯合資信首次評定斯里蘭卡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為“BBi+/BBi+”


從對外資產情況來看,由於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資,斯里蘭卡長期為淨債務國。從近五年情況看,斯里蘭卡淨負債水平有所上升。截至2017年底,斯里蘭卡對外淨負債為483.55億美元,較上年增長8.44%,對外淨負債相當於GDP的比值為55.21%,較上年增長0.14個百分點;主要是由於直接投資、證券投資等同比大幅增長,導致對外負債增加所致。


聯合資信首次評定斯里蘭卡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為“BBi+/BBi+”


總體外債水平尚可,但近年略有上行,政府短期外債佔比低,短期償付壓力可控

斯里蘭卡外債水平近年呈現小幅上升趨勢。截止2017年底,斯里蘭卡外債總額518.24億美元,外債總額相當於GDP的59.17%,較上年末上升1.84個百分點。從近五年看,斯里蘭卡總外債水平略高於BBBi-級國家平均水平;但低於BBi+級國家均值。


聯合資信首次評定斯里蘭卡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為“BBi+/BBi+”


從外債結構看,2017年,斯里蘭卡一般政府外債佔總外債比重為60.68%,較上年小幅上升,但政府外債中99%以上為長期外債,短期外債佔比不足1%,短期償付壓力極小。其餘外債主要由存款機構(17%)和其他部門(12%)持有。從外債性質看,公共外債債權人大部分為多邊及雙邊債權人,融資成本較為優惠。


聯合資信首次評定斯里蘭卡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為“BBi+/BBi+”


經常賬戶收入對外債保障能力較高;外匯儲備對政府外債保障能力有所提升,但依然處於較低水平

經常賬戶方面,2013~2015年,斯里蘭卡經常賬戶收入對外債的保障比例均在90%以上。2016年以來,經常賬戶收入對外債的保障程度有所下降。2017年,斯里蘭卡經常賬戶收入相當於政府外債的比值為84.13%,較上年下降逾7個百分點,保障能力有所下滑。

外匯儲備方面,近五年呈現波動上升趨勢。截至2017年,斯里蘭卡官方外匯儲備為79.59億美元,扭轉了2016年外儲下降的趨勢,同比大幅增長32.22%;外匯儲備相當於政府外債的比值為25.31%,較上年上升3.18個百分點,外匯儲備對政府外債的保障能力有所增強,但依然處於較低水平。


聯合資信首次評定斯里蘭卡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為“BBi+/BBi+”


未來斯里蘭卡盧比仍存在小幅貶值壓力

近年來,斯里蘭卡盧比兌美元延續了貶值趨勢。按年均匯率計算,2017年斯里蘭卡盧比兌美元貶值4.71%。2017年年中以來,斯里蘭卡央行繼續降低對外匯市場干預,與國內外匯市場參與者及商業銀行多次溝通,明確了由市場主導匯率的外匯管理框架。另外,2018年4月,斯里蘭卡央行為提振經濟,應對政治不確定性,意外下調關鍵貸款利率25個基點至8.50%;在美聯儲持續收緊貨幣政策背景下,此舉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斯里蘭盧比的貶值壓力。2018年以來斯里蘭卡盧比兌美元已貶值逾10%,在新興市場國家貨幣中貶值幅度較大,將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其外債償付風險。


聯合資信首次評定斯里蘭卡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為“BBi+/BBi+”


七、評級展望

斯里蘭卡聯合政府能順利執政至2020年大選前,政局基本維持穩定,財政改革持續推進,財政赤字有望收窄,經常賬戶收入增加,政府短期債務佔比極低,外債規模有所上升,但較低的外債負擔率、以中長期多、雙邊優惠貸款為主的外債結構及通暢的融資渠道將有利於穩定政府外幣償債能力。經綜合評估,聯合資信確定斯里蘭卡長期本、外幣評級的展望為“穩定”。

聯合資信首次評定斯里蘭卡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為“BBi+/BBi+”


聯合資信首次評定斯里蘭卡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為“BBi+/BBi+”


國家主權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設置及其含義

聯合資信國家主權長期信用評級包括長期外幣信用評級和長期本幣信用評級,國家主權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均劃分為三等十級,分別用AAAi、AAi、Ai、BBBi、BBi、Bi、CCCi、CCi、Ci和Di表示,其中,除AAAi級和CCCi級(含)以下等級外,每個信用等級可用“+”、“-”符號進行微調,表示略高或略低於基礎等級。具體等級設置和含義如下:


聯合資信首次評定斯里蘭卡長期本、外幣信用等級為“BBi+/BB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