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人的前兆:羅馬晚期的步兵

對於經歷了重大危機的晚期羅馬來說,軍隊已經很難理想化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羅馬人後來的軍團也反映了帝國的狀態:

還能堅持,但已經不如從前

丟人的前兆:羅馬晚期的步兵

晚期羅馬步兵的編隊訓練。

羅馬軍團步兵的經典造型包括了曲面長方盾、標槍和短劍。但是對於晚期的羅馬帝國來說,步兵質量的下降讓他們很難維持一直以來的作戰方式。在從前,標槍投擲只是近戰的前奏,而近戰才是決勝的方式。但是到了晚期,羅馬的步兵不再有肉搏完勝的自信,也不得不更加依賴投射火力。

丟人的前兆:羅馬晚期的步兵

這一時期的羅馬步兵攜帶的不一定是標槍,還很有可能是一種戰鬥飛鏢。這種飛鏢在之前的羅馬軍中從來沒有出現過。這些飛鏢的殺傷力和破壞力均無保證,也沒有標槍那種影響敵人活動的功能,但是飛得更遠。在前排士兵肉搏的時候,後排的羅馬步兵會向前投擲飛鏢。原先的標槍做不到這一點,因為射程太近,而且投擲時需要很大的活動空間。

當然了,如果情況不理想,還可以拿上一塊石頭,用來砸敵軍……

丟人的前兆:羅馬晚期的步兵

這一時期羅馬人的防護裝備也變化了。盾牌被大量替換成了圓盾,後來又變成了橢圓。頭盔變成了更易於製造的、用金屬頁複合而成的分瓣頭盔,身上的裝備也被大量替換成了帶袖子的鎖甲,而不是之前的鎖甲背心和披肩的組合。不過那種組合仍然不時出現,有時是在輔助軍身上。

丟人的前兆:羅馬晚期的步兵

輔助軍矛兵。

不過這一時期的羅馬騎兵得到了不少加強,羅馬人也學習東方民族,建立了自己的超重裝騎兵,這些騎兵充當了應急力量的角色。相比之下,步兵從原先的主力漸漸成為配角。對步兵來說,堅持到騎兵辦完事就已經是勝利的一半了。

丟人的前兆:羅馬晚期的步兵

晚期羅馬的重騎兵。

這一時期的羅馬人更加註重射手和弓術訓練

。原先的羅馬人通常只從外族和同盟中招募弓箭手,但這一時期的羅馬人開始專門培養弓手。由於培養弓手需要很長的時間,羅馬人也開始裝備一定量的弩。弩需要的訓練更少,可以作為應急手段使用。

丟人的前兆:羅馬晚期的步兵

射手訓練。

晚期的羅馬人,在兵源方面出現了很大的問題。由於缺少有戰鬥力的人員,他們不得不招募了不少外族

,其中以日耳曼人尤多。由於人們不願參軍,晚期的羅馬軍隊也發生了極其惡劣的強拉壯丁現象。這種強徵人口的行為,和人員素質的進一步降低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兩者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丟人的前兆:羅馬晚期的步兵

強徵是很惡劣的。注意最左邊的人拿的是弩。

由於領土的不斷縮水和外族的持續入侵,晚期羅馬的疆界已經大幅縮水,現有領土的安全度也大不如前

。在這樣的情況下,羅馬部隊發展出了小股突襲的戰術。他們在萊茵河流域以輕裝小分隊進行快速的突襲,攻擊蠻族聚落,倒是頗有些特種作戰的意味。但是如果面對有所準備的敵軍,缺少人員、武裝不足、士氣低下、不擅長以少敵多的羅馬小分隊會立刻失敗。這些突襲還是在針對武裝度很低的聚落時最有效。

丟人的前兆:羅馬晚期的步兵

迅捷而暴力的小股突擊。

由於情勢的惡化,羅馬晚期的步兵已經大不如前,他們所擁有的軍事力量,也更多地只是當年輝煌的殘影。他們的改變並不是因為不思上進,而更多是一種英雄末路的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