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紀錄片《草原》,帶你瞭解草原上不為人知的故事

歐亞大陸腹地,

嚴酷的自然條件下

一片生機勃勃的土地,馳騁著一個強悍的民族。

在他們眼中,

天空是父親,大地是母親,天地間所有的生靈

都是他們親密的夥伴。

在這片土地上愛和勇氣

是生存永恆的主題,

這就是CCTV9播出的

三集紀錄片《草原》,

帶你瞭解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央视纪录片《草原》,带你了解草原上不为人知的故事

《草原》第一集

央视纪录片《草原》,带你了解草原上不为人知的故事

春天,是草原牧民豐收的季節。10天時間,牧民巴圖薩哈的羊群,已經新增了300多個生命。“接羔這個事能持續一個月,累是暫時的,只是幾天的事兒,就差不多過完春季了。”

央视纪录片《草原》,带你了解草原上不为人知的故事

幾百只母羊中,總有體弱的,或年輕不會帶孩子的。這隻小羊羔一出生,它的母親就拋棄了它,頑強的求生慾望讓小羊在沒有母親的幫助下,獨自站了起來。然而,它依然沒有擺脫死亡的威脅,小羊迫切需要母親的第一口奶水,此時它的母親在遠處怯生生地看著,不敢靠近。

央视纪录片《草原》,带你了解草原上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直巡視牧場的巴圖薩哈及時趕到:“有些母羊會遺棄羔子,當我們把它的腿絆住時,它就會管羔子了,同時需要我們發出tuo tuo 的聲音。”但有些小羊羔就沒這麼幸運了,它們一出生就成了草原的棄兒。

央视纪录片《草原》,带你了解草原上不为人知的故事

牧民的生活,也並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麼浪漫。春天接羔子,夏天做奶食,秋天抓膘打草儲備飼料,冬天陪伴牲畜度過嚴寒,草原人沒有假期。

央视纪录片《草原》,带你了解草原上不为人知的故事

巴圖薩哈說:“我比較喜歡牧區,從小在牧區長大,看著自己的牛羊散落在草原上,心裡就特別開心。”這或許也是大多數草原人的心聲。

央视纪录片《草原》,带你了解草原上不为人知的故事

草原自古就有五畜的說法:駱駝、馬、牛、綿羊和山羊。山羊和綿羊是不同的野生羊種。山羊機警好動,綿羊溫順老實,在綿羊群中混養山羊,可以提高整個羊群的活力。

央视纪录片《草原》,带你了解草原上不为人知的故事

草原上的人去世以後,會由馬車馱著,在哪停下,便在哪裡長眠。沒有墳墓,沒有紀念碑,就這樣迴歸草原。這個民族就是這樣,一代人去,一代人來,在草原上生生不息。

央视纪录片《草原》,带你了解草原上不为人知的故事

草原,給予遊牧民族生命的力量,

追隨著變幻的水草,

體會著大地細微的脈搏。草原,賦予遊牧民族生存的智慧,

不貪戀固定的財富,

不畏懼動盪的風險。草原,構成遊牧民族的人生,

家在腳下,也在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