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如果你做不到,就是在泯滅孩子的天性

當代孩子的壓力大,不再是像我們的小時候接觸的只有學習與玩,像我們小時候下了課就是跳皮筋、玩彈珠、跳房子...下了學就是各種廣場上瘋跑,但是現在的孩子上課聽講,下課複習,下學去到各種培訓班,就算有時間放鬆也僅僅是抱著電子產品不放。

作為家長,如果你做不到,就是在泯滅孩子的天性

所以,現在的孩子怎麼了?還是家長怎麼了?我們明明是高素質的父母,為什麼對於孩子的教育卻讓他們失去了童真,家長讓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呢?今天,對於這一現象,與好學家——教培信息服務平臺一起探討,不再約束孩子的良性發展,保持孩子的童真。

作為家長,如果你做不到,就是在泯滅孩子的天性

必須承認,現在的孩子比我們聰明如今的兒童不但身體發育快,智商情商也在不斷地超越長輩。孩子們心裡想的非常複雜,遠不是以前學生做完作業就出去玩的思維。現在孩子們的作業非常沉重是個不爭的事實,然而也有少數學生變得法子不寫作業,與老師搞貓捉老鼠的遊戲。以往學生對老師那種簡簡單單的愛與尊敬,時過境遷好像不復存在。師生之間有時有更多的利益摻和進來,逢年過節給老師送禮物,不參加老師的輔導班就難得賞識。當然對老師搞惡作劇的也不少,更甚者對老師拳腳相加。

作為家長,如果你做不到,就是在泯滅孩子的天性

家長期望過大,孩子壓力過大孩子們難以保持童真,與家長的期待值過高有關。以前的孩子能有受教育的機會就很好,家長們很少硬逼孩子的成績要達到多少分,甚至對他們的學習很少過問,因為他們要為生活而不斷操勞。如今的家長更希望孩子學習出色,為了達到目的不惜花錢送他們上培訓班,滿足他們的一切要求。孩子們的快樂往往在過多的苛求中,被逐漸地剝奪,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還要再按照家長的要求行事,他們的自由時光顯得寶貴而短暫。當然,也有的孩子父母都不在身邊,沒有人管教他們,過多的思念並不能滿足,讓他們的心態未老先衰。

作為家長,如果你做不到,就是在泯滅孩子的天性

攀比心理作祟,孩子的生活環境複雜更可怕的是社會因素過多地涉足孩子們的生活,生活條件的攀比讓富裕者產生優越感,讓貧困者產生自卑。孩子結識社會上的人可能會將他們帶壞,從小學會抽菸打架愛逃學,女孩子對社會感到不公平,更容易走向墮落。孩子保持住童真,才能相信團結友愛,不斷追求美好生活,進行人與人之間的真情交流。也許有一天,他們的這種思維會被徹底打翻,但不可否認的是有些人會保持很長時間,甚至一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