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公示名錄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傳統村落作為農村“生活、生產、生態”保存最完整的區域,是廣大人民群眾眼中“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理想之地,是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激活鄉村發展活力的重要載體。

永泰先民們在閩中腹地這塊風光旖旎的土地上,造就並傳留下豐富多彩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營造出許多天人合一的古村落。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葉俊忠 攝

2016年8月20日,接省住建廳的通知,我縣啟動第二批省級傳統村落申報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鄉村幹部和群眾的支持下,在有關專家的指導下,村保辦克服天氣熱、人員少、任務重、時間緊等困難,傾巢出動,早出晚歸;白天,調研拍照;晚上,整理照片,編寫材料。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走訪了全縣近200個村(自然村),蒐集了39個村的申報材料,在規定時間內,上報住建廳、文化廳。最終,28個村入選第二批省級傳統村落,佔全省12%,全市85%。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陳禮信 攝

我們一鼓作氣,準備了49個村的第五批也是最後一批的中國傳統村落的申報材料,經過不斷的修改補充,經徵詢專家意見後,只上報了29個村,經初評、複評、再次複評,結果有26個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公示名單,佔全省的近10%。在第一、第二批組織申報時,我縣還不理解傳統村落的概念;第三批,只上報了嵩口鎮的月洲村、中山村和蓋洋鄉的蓋洋村;第四批,我縣報了24個村,結果全軍覆沒;嵩口鎮緊急補報四個村,最終一舉成功。雖然起始時,我們認識不足,分佈不均,準備倉促,但五批累計總量仍可位居全省榜首。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五批列入中國傳統村落的永泰村子吧!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椿陽村

梧桐鎮椿陽村:系梧桐鎮第一大行政村,村落面積2.5平方公里,在秀麗大樟溪北岸,有著名景點古代民居建築“三爺宮”景觀,列入永泰縣名祠之一的陳氏宗祠,規模較大、雄偉壯觀。村中古建築有坂中寨、椿園莊、興安會館、水晶宮、大樟溪、梧桐古碼頭、坂中街、古驛站、椿頭山遺址、湖山宮道院、書齋、古井、靈陞閣、蘇廣尊王廟等;農業基礎設施良好,轄有市級農業科技現代化示範田800畝,市級標準農田、路、溝、渠,灌溉設施配備齊全,具有發展高優農業的良好條件。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後溪村

梧桐鎮後溪村:海拔350米,平均氣溫20℃,全村土地面積23900畝,森林覆蓋率達到95%,自然生態環境良好,是一級水源保護地;村落山環水繞,山在水中,水在山中,美麗如畫;村落周圍是數十萬畝原始森林,空氣清新促人清醒。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潼關村

梧桐鎮潼關村:整個村落古風古韻十足,周邊環境優美,生態保持良好,人文景觀豐富;背後是錦屏峰,三狀元之一鄭僑太師神道、千年古剎教忠寺院就在山麓;周圍慕山、長坑為林區;十八侖、慕山、長坑峽谷、百米甕中瀑布十分壯觀;賴湖溫泉是天然地表溫泉,冬天霧氣迷濛、亦真亦幻;大尖峰下雲頂寺為鄭僑讀書處,蟒蛇洞神秘探幽,天然碾溝為大地造化。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漈頭村

嵩口鎮漈頭村:始建於明初,距今有500多年的歷史;村中有為數眾多的銃樓,以及傳統古民居(銃樓、沙渺坂厝、新洋宅、新墘宅、中興宅、福興宅、居星堂、中洋宅、曾家祖厝、獻寶厝、長厝、寨下厝、世德堂、禮基厝、曾家新厝)、廟宇(天王宮、福興宮、震輝宮)、水碓房,至今依然保留有完整的明清期間鄉村風貌。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正月的迎神廟會、族譜、柴夫、蒸番薯酒等。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赤水村

嵩口鎮赤水村:土地面積49.5平方公里, 平均海拔680多米,具有豐富的森林、植被等自然資源,屬李梅之鄉,種植面積5000多畝。現有國家級生態公益林5萬多畝,山中有珍稀樹種40多種,花卉50多種,竹類10多種,其中香竹一年四季均能產筍;村內有三株大榕樹,一座貞節牌坊舊址,一座清朝漳浦知縣黃乃清故居;村境內有福州市最高峰東湖尖,海拔1682米,山上有千畝草場和天湖,景點景觀,美不勝收。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巫洋村

葛嶺鎮巫洋村:海拔770米,轄區總面積23.3平方公里,佔地19.8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積1538畝,林地面積28183畝;村內有較多的山林小溪流淌而過;森林資源豐富,現存7棵百年柳杉,其中最大的一棵胸圍為5.75米,樹齡至少300歲。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中埔村

長慶鎮中埔村:村落面積1.4萬畝,留有清嘉慶十七年(公元1788年)建築中埔寨,其構造形如八卦,故又稱“八卦寨”;農業基礎設施方面良好,路、溝、渠,灌溉設施較為齊全,轄區內面積較為平坦,具有發展高優農業的良好條件。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同安村

同安鎮同安村:全村總面積6平方公里,山林面積1000多畝,農田500多畝,海拔710米,年均氣溫16.4℃,森林覆蓋率達到了84.5%;村子龐大,古樹眾多自然生態環境好;有嘉祿莊、九鬥莊、毓英宮、陽穀祠堂、民國建築等古建築;主要產業為建築業,旅遊業,種植業以及傳統工藝。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三捷村

同安鎮三捷村:全村總面積8.2平方公里,地貌為山間盆地,地質穩定,地下岩層以火山岩為主。山上地表土層淺,多為紅黃壤,植被茂密,類型多樣,生長著野生動物;有仁和莊、鬥星莊、旗杆厝、渡奎莊、安捷橋等古建築。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大展村

大洋鎮大展村:系大洋鎮第二大行政村,面積3平方公里,海拔630米,全村耕地面積1107畝,山地面積2205畝。大展地處風景秀麗佛道聖地高蓋山“名山室”,一年四季氣候溫暖、土地肥沃、地質屬丘陵盆地,兩條溪流穿境而過,生態平行,青山綠水齊全。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長坑村

嶺路鄉長坑村:海拔930多米,擁有古民居、古山寨、草場、峽谷、瀑布、生態林等人文與自然景觀。永泰第一位狀元蕭國樑就出生在附近的七鬥桃源洞自然村,後蕭家舉家遷居到長坑村錦鯉湖畔。長坑有50多座古厝,有一口呈日月形沈家古井,建於宋代;村子後面有一片棕櫚林,保留有明萬曆十七年建造的長坑山寨、天池尖山寨、九坑山寨和三站嶺關隘、亭隔關隘。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山寨村

洑口鄉山寨村:海拔750米,群山環繞、山勢陡峭、環境優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山、田、屋、嶺、塘聚合形成村落。黃氏始祖於明嘉靖初年種菁為生,為防土匪,建有寨,至今已500多年,全村有明清以來53座古民居,保存良好的有10餘座,是福州、閩南、莆田文化的匯聚之地,也存在畲族文化的痕跡。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紫山村

洑口鄉紫山村:紫山是一片紅色的土地,深藏在洑口鄉群山峻嶺之中,行走其間,恍若穿越久遠的時光。村裡的“龍山堂”古厝,有970多年的歷史。紅耀紫山,綠抱古村,村龍山堂旁有一片樹齡達近千年的紅豆杉,毗連的千年的越王廟,是為了紀念漢開疆拓土的閩越王。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珠峰村

蓋洋鄉珠峰村:海拔730米,自然生態優美,傳統建築珠峰寨,規模雄偉,五廳十扇,三百七十二房,書齋門埕,飛鳥走獸,前後花臺,四方大門,一併俱全,飛鳳堂、陳留郡、古建築功能豐富,種類繁多,廟宇謝氏祠堂、穀倉、旗杆石、古道、石橋、鬼子疊石、天然瀑布等。珠峰村依然保留著比較完整的鄉村風貌,有傍山而建的土木結構房屋43幢,有福州市最大的百年銀杏樹群。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湖裡村

蓋洋鄉湖裡村:海拔790米,面積約6.58平方公里,四面環山,有五虎下洋,雙獅戲球、眠牛倒地之稱,正南方仙亭山異峰突起,聳立挺秀;東南方古木參天,有甜櫧、柯粟、白梨木、楠木、古酸絲木等名貴樹種,而且都有百年以上的樹齡,如天杉樹被列為縣林業部門的重點保護樹木。湖裡村森林茂盛,風景優美,評為省級自然生態村。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前湖村

蓋洋鄉前湖村:在四山環抱中的水尾,精緻地鑲嵌著一個湖泊,故名前湖。前湖村內地形神似一片美麗的楓葉,以河流為葉脈,舒展到五個聚落區,彙集到水尾。現存傳統建築眾多,基本環山腳或依山修築,連成相互呼應的一圈,錯落有致,建築質量較好,與周邊環境配套完好。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碓頭村

蓋洋鄉碓頭村:氣候宜人,降雨充足,四季分明,年均溫度23℃;村落形狀呈“S”佈局,故取之其名為“碓頭”,意寓五穀豐登;土壤肥沃,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氣象佳人;保持獨特的廣生廟、朱李冥王廟、忠文尊王廟,以及古寨祠堂、烏龍禪寺等古建築。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周坑村

東洋鄉周坑村:全村總面積9.75平方公里,雨量充沛,資源豐富,土壤肥沃,現有果園面積1100多畝,森林面積7400多畝;大約明末清初,黃姓同宗下不同支脈陸續遷入周坑村,修建周坑寨、紹安莊、紹寧莊、樓腳厝、侖坪厝、大乾厝、水尾厝、油行舊厝等,後又新建了一批至今40~100年不等的如而安厝、油行厝、可強厝、官路洋、仁鋤厝、可武厝、可增厝、紹榮厝、可訓厝、春梅厝、仁順厝、金旺厝等約三十座傳統風格建築;小蓮坑、葉坑、隔頭三個自然村,保留完好的傳統建築有林升厝、文春厝、大恩厝、玉輝厝、珠川厝等約二十座。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東洋村

東洋鄉東洋村:中心海拔320米,常年溫暖溼潤,森林覆蓋率95%以上,2010年被評為福建省生態村。全村總面積4.88平方公里。據傳說:東洋自然的地形像魚,所以稱:“鯉魚朝天”,又有虎象把守水尾。古代東洋是南區長慶、中埔、蓮峰、上洋、福鬥等村村民通往永泰城關的古驛道必經之村。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下園村

霞拔鄉下園村:平均海拔650米,村中溪坑各自生成大小瀑布共有六個,梯田坡地不過十分之二,有既成片林木,又有風水林,仍存有百棵合抱大樹;以下園容就莊為中心的一寨九莊,及更多的古民居,集中營建在一平方多公里範圍之內,抬頭相見,既獨立又成片;福安莊的迎客松胸圍8米多,造型華美有情,是該村獨有。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錦安村

霞拔鄉錦安村:海拔650米,年均氣溫19℃,森林覆蓋率達到了94.4%,自然生態環境良好,生物多樣性豐富,土壤多為山地黃壤、水田。現存最早建築修建於明朝,傳統建築集中修建於清朝及民國,佔地面積6頃,佔村莊建築用地總面積的87.2%。傳統古民居保護較好,2017年被福州市列為美麗鄉村市級建設示範村,並納入保護規劃。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寨裡村

白雲鄉寨裡村:村落位於麟峰之西,竹頭寨則建於西南。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7℃,植被覆蓋面大,野生動物相當豐富,還有不少珍稀品種。竹頭寨住宅區以上、中、下三寨為主體,上寨左下方有前厝、彎中厝,寨前有圓墩山、周彎裡,向北高山寨、斜婆壠、涼傘 ,主體住宅區山壠田環抱,其它各厝依山而建;周邊有泰山廟,探花府,五顯大帝殿,黃歧山有七座小仙殿。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石岸村

白雲鄉石岸村:海拔480米,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年均氣溫17度,森林覆蓋率達98%,自然生態環境得天獨厚。村落格局小巧精緻,佈局合理,東西高地建有兩座寨,居高臨下,成犄角守護;山下有百米瀑布。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白雲村

白雲鄉白雲村:海拔560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終年常綠。村落格局呈上中下三街和左右兩巷展開。境內有眾多名山秀峰、奇山怪石、陡崖峭壁、幽洞怪穴、瀑布水潭、古樹名木、奇花異草、珍稀動植物;其中以上帶溪、麟峰三洞、獅子巖以及姬巖這四大景片最為出名,省級風景區姬巖被稱“神仙第一家”,宋侍郎陳啺曾在此立碑。姬巖上有姬巖寺,夢亭在姬巖山一片瓦下,為祈夢之所,姬巖已開發成省級風景區,是永泰四大景區之一。黃任的《獨游上帶溪二絕》讓白雲村名勝聞名遐邇,乾隆皇帝讀後誇之為福建之寶。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赤岸村

丹雲鄉赤岸村:全村面積435公頃,有林地270公頃,森林覆蓋率60%以上;山中有已知的國家級、省級一二類保護動物白鷳、長尾雉、穿山甲、野豬、山羊、黃麂、獐等,近年有個別村民見到豹子、猴子等動物出沒;有前店銃樓、祥店銃樓、則水店銃樓、扁店銃樓等銃樓群古建築。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翠雲村

丹雲鄉翠雲村:翠雲村海拔約680米,森林覆蓋率達96%,盛產毛竹。1998年就榮獲全國造林綠化千家村稱號,森林資源豐富,空氣清新、水源充沛、食物天然;村內有許多風景名勝,有和城寨、對面寨、新厝、舊厝、銀安厝等古莊寨,有飛爐廟、潘公廟、注福寺、坑下宮、獅公亭等古寺廟;際頭龍潭裡瀑布群景點,生態林和風景林景點,有樹齡達幾百上千年的高大古樹近千棵,主要樹種有紅豆杉、銀杏、柳杉、松樹、杉樹、槐樹、柯樹等等。

end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永泰莊寨既是南方民居防禦建築的奇葩,也是農耕社會家族聚落生存的記憶,還是傳統鄉紳文化彌足珍貴的載體。

全省第一,永泰26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公示名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