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地球科學專業委員會三亞宣告成立

空间地球科学专业委员会三亚宣告成立

11月14日,第一屆空間地球科學學術研討會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行。 王曉斌 攝

中新網三亞11月14日電 (記者 王曉斌)11月14日,第一屆空間地球科學學術研討會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近400位空間地球科學領域的學者和專家參會。空間地球科學專業委員會在開幕式上宣告正式成立並啟動工作。

空間地球科學專業委員會是中國空間科學學會下屬二級學會,掛靠單位為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秘書處設在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委員會主任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擔任。當日開幕的研討會是該專委會組織的第一次學術活動。

據瞭解,空間地球科學是利用空間觀測手段,研究地球系統各子系統間相互作用於過程及其發展演化的一門綜合交叉學科。作為空間科學下屬的一個前沿交叉學科,中國近年來在空間地球科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學突破。空間地球科學研究還推動了一大批新型空間觀測儀器的技術進步。包括精細光譜成像測量重力和磁場的主動式傳感器,高靈敏熱紅外遙感、激光雷達測量、熱輻射定量測量,被動/主動、干涉和多極化、成像/非成像微波遙感技術等等。

會議學術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徐冠華指出,空間地球科學開拓人類深刻研究地球的新途徑和新視野,是對傳統研究方法的革命性變革。希望通過“空間科學”和“地球科學”的更深度融合,更好地推動空間科學和空間技術“入地”,也推動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上天”。

在研討會主旨報告環節,中科院院士郭華東、呂達仁及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朱江、清華大學教授宮鵬,分別就“月基對地觀測前沿科學問題”、“空間地球科學的思考與團隊工作”、“地球系統數值模擬的觀測需求”、“全球地表動態監測與影響評價”等主題展開演講。

記者瞭解到,在為期4天的研討會上,主辦方還將組織20場分會專題報告及近200場口頭報告。議題內容涵蓋水循環觀測與模擬,輻射平衡和能量循環觀測與模擬,生物地球化學循環觀測與模擬,人類活動對地球系統影響分析,環境汙染和氣候變化關鍵因子空間觀測,月基地球觀測機理與方法,三極時空觀測與模擬,大氣觀測、模擬與同化,海洋觀測、模擬與同化,陸面模擬與數據同化,地球大數據與分析,空間地球觀測新技術與新方法等。

“空間地球科學專委會的設立是國家科技發展和學科發展佈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重大科學價值和國家的迫切需求,為學會增添了新生力量。這次研討會的舉辦就是一個最好的佐證。”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秘書長龐紅勳認為,專委會將促進中國地球系統過程與資源、全球環境變化監測與對策、生態環境保護、重大自然災害監測與防禦等領域的科學和應用研究。

會上龐紅勳還透露,經過一年多的策劃,初步計劃“全國第一屆空間科學大會”將於明年10月25-28日在廈門召開。(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