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風”再起 私募對券商股態度偏中性

在近期行業消息面持續偏暖的背景下,上週以來券商股整體股價表現卻未能延續10月下旬的強勢。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當前A股震盪反彈格局仍在延續,但私募對於券商板塊的中期觀點仍偏中性。多傢俬募認為,近期市場還只能定義為反彈和估值修復,難以刺激券商股出現一輪持續顯著超越股指的上漲行情。與此同時,近期A股“成長風”再起,部分私募也認為,短期內可能不利於券商等一些藍籌板塊的股價表現。

券商股短期表現相對平淡

數據顯示,在經過10月下旬的一輪快速揚升之後,上週以來有關試點註冊制等利好信息,並未帶來券商板塊的“二度起飛”。其中,以中信證券(港股06030)等為代表的一線龍頭券商股,整體股價表現相對更為平淡。

數據顯示,截至本週二(11月13日)收盤,上週一至本週二的7個交易日中,申萬證券行業40只個股,儘管多數仍出現小幅上漲,但漲幅相對於創投等其他受益消息面的熱點板塊,以及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等一些股指,均明顯偏弱。而應該最為受益於註冊制等利好消息的券商龍頭股,如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港股02611)、海通證券(港股06837)等,反而出現階段性小幅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以來A股市場多數時間均呈現低位走弱的背景下,目前券商股的整體市淨率水平,已經降至歷史低位。WIND數據顯示,截至13日收盤,40只券商股中市淨率低於1.5倍的個股多達27只,股價跌破淨資產的個股仍有4只。

私募觀點較為中性

對於上週以來券商板塊對於重磅利好消息反應鈍化的市況,上海寬橋金融首席投資官唐弢分析認為,自10月中下旬以來,券商股實際上是市場第一波反彈的領頭板塊。而在政策面相關利好消息公佈後,券商股盤中雖然也試圖再接再厲,但由於受前期獲利盤兌現影響,反而成了近一週多來較弱的板塊,走出了利好兌現的走勢。與此相反,創投板塊由於獲利盤較少、題材新穎,則取代了券商股,成為市場資金進攻的主要板塊。整體來看,由於券商板塊整體市值較大,而市場也沒有牛市預期,目前的市場環境並不支持券商股未來持續上漲。此外,唐弢還指出,今年券商行業整體業績欠佳,行業整體市盈率優勢並不突出,這一因素可能也會對未來券商股的表現帶來一定壓力。

此外,上海聯創永泉投資負責人表示,在政策面利好刺激下,券商股受益於市場風險偏好上升,未來一段時間內,預計會有與市場大致同步的表現。但要取得超額收益,仍然主要取決於市場是否有持續的上行空間。從目前來看,10月下旬以來的市場走強,在更大程度上可能還只能定義為反彈和估值修復,因此券商股很難有明顯超越市場基準的表現。另一方面,該私募認為,目前投資者對於股權質押問題對券商盈利的負面影響,以及未來經濟增速下滑對A股可能帶來的壓制,依然有一定擔憂。

朱雀投資等私募機構的最新策略觀點進一步指出,在當前經濟增速和企業盈利增速整體有所下行的背景下,市場階段性可能會給予“成長屬性”以更多關注,這一市場特徵,短期內可能也不利於券商等一些藍籌板塊的股價表現。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