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成為寧波口岸“新名片”

跨境电商成为宁波口岸“新名片”

跨境電商進口倉庫的繁忙景象

跨境电商成为宁波口岸“新名片”

指揮室中實時滾動的“雙十一”大數據

跨境电商成为宁波口岸“新名片”

跨境電商物流企業誓師大會

跨境电商成为宁波口岸“新名片”

寧波海關對跨境電商進行監管

又到一年“雙十一”,凌晨時分的寧波保稅區、慈溪出口加工區、梅山保稅港區以及櫟社保稅物流中心燈火通明,猶如白晝。巨型跨境監管倉庫內,滿滿實實陳列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跨境商品,上萬名工作人員正在緊張有序地分揀、裝箱、打包、貼制面單、掃單,忙而不亂,倉庫門外是上千輛早已嚴陣以待的物流貨車,整裝待發……

來自寧波市口岸打私辦(寧波市跨境電商綜試辦)的消息,今年“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寧波跨境電商進口呈現井噴增長。11月11日0點至24點,寧波海關累計接收跨境電商進口單量773萬單,貨值突破達14.48億元,同比去年分別增長24%和30%,再次蟬聯全國榜首。據海關數據,寧波“雙十一”單量佔全國總單量的四分之一。

“雙十一”,甬稱雄,眾志成城分秒必爭

作為歷次年末大促的主戰場,寧波保稅區“雙十一”活動單量546.82萬單、貨值10.69億元,佔全市的74%。主要來自天貓國際、網易考拉、京東、小紅書等一二線大平臺電商,業務規模較去年增長近一倍,整個活動期間用工人數暴增至12000人。

針對活動種類多、數量大、規格雜、進區時間集中的特點,寧波保稅區管委會早在10月份就數次組織區內工作協調會,落實活動期間道路交通、社會治安、安全生產、商品監管、食品衛生等方面的應急措施保障到位,成為這場年終大考的堅強後盾。

“後起之秀”的杭州灣新區今年表現依然不俗,當日申報單量204萬單、貨值3.3億元,佔全市的23%。新區管委會早已成立保障領導小組,商務、公安、食監、交警、消防、供電等單位全體動員,落實責任不留死角,力保“雙十一”活動順利開展。

為了奮戰“雙十一”,寧波海關增加了一線監管力量,查看監控、倉庫巡查、拆包查驗,到處是關員們忙碌的身影。保稅區海關根據企業申請和現場驗庫審核,增加了臨時倉庫4.2萬平方米,新增放行流水線45條,大幅提升倉庫的倉儲能力和作業效率。梅山海關放寬“雙十一”當天物流企業跨境運輸車輛備案申請,充分滿足運貨需求。

“雙十一”前期,寧波海關多次到電商企業、物流公司走訪,提前掌握企業的預期業務量、商品類型、倉儲物流、通關需求等信息,制定詳細實施方案。在“雙十一”數字神話的背後,海關作為其中不可或缺的監管環節,正以“白加黑”模式支撐著這場全球化的購物狂歡。

其實,遠不止在“雙十一”期間,我市跨境進口整體交易量、交易額自今年躍居全國首位以來,始終保持領先。截至11月11日,我市累計實現跨境電商進口單量7607萬單,貨值達130億元,均同比增長一倍以上,成為全國首個突破百億元大關的城市。歐洲的化妝品、澳洲的保健品、中東歐的奶製品以及美國的電子產品等,通過跨境進口走進了千家萬戶。消費者們足不出戶,就能在寧波買遍全球,“淘”遍天下。

買全球,賣全球,進口出口好戲連臺

優越的港口條件、發達的集疏運體系以及長三角地區富裕的消費群體,是培育寧波跨境進口產業的陽光、雨露和土壤。自2012年8月,寧波成為全國首批五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城市之一以來,市口岸辦就率先走出了一條“政府主導、平臺服務、電商運作、部門監管”的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寧波模式”。

經過6年的發展,寧波綜試區已有跨境進口倉總面積80萬平方米,在全國遙遙領先,商品備案超43萬個,累計消費者4256萬人次,遍佈全國32省。網易考拉、小紅書、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等國內跨境進口龍頭企業全部紛紛落戶寧波,還培育了淘淘羊、正正電商、世貿通、跨境購等一大批代表性的本地跨境進口企業。寧波綜試區力爭打造全國發展規模最大、集聚企業最多、商品品類最齊、基礎設施最優的跨境進口龍頭城市。

如果說跨境進口的發展解決了“買”的問題,顯著提升了消費者的生活品質,那麼,跨境電商出口的迅猛發展,則解決了“賣”的難題,促成了大批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

經過30多年的積累,外貿“黃金時代”所催生出的好企業、好工藝和好產品早已融入、滲透到國外市場,但是缺少利潤、品牌、創新和市場的瓶頸卻一直制約著“寧波製造”的發展升級。2016年1月,寧波獲批成立國家級跨境電商綜試區,市口岸辦果斷轉向“進出口並舉,以出口為主”的發展戰略,依託寧波“港口、產業、開放”三大優勢,力推跨境出口強勢增長。

經過近3年發展,傳統企業逐步告別貼牌代工、低價優勢等傳統出口思維,朝有品牌、有設計、有技術含量的新外貿和新制造企業大步邁進。

豪雅、樂歌、萌恆、長青、方太、公牛、格蘭家居等一批傳統企業主動重構生產鏈、供應鏈、物流鏈,帶動產業提質增效。服裝、家居、家電、文具、戶外用品行業的一大批企業運用跨境電商平臺成長為年銷售額過千萬美元甚至上億美元的行業大賣家,他們面向“一帶一路”新興市場,或擁有自建工廠,或對接上游供應商,帶動著一大批工廠轉型。據測算,寧波綜試區企業在亞馬遜、易貝、阿里巴巴、wish等國際性跨境電商平臺註冊賬戶達2.5萬個,開設店鋪超1.5萬家,帶動直接就業1.84萬人、間接就業6.36萬人。

隨著數字貿易這一新型貿易方式的迅猛發展,圍繞信息流、貨物流、資金流“三流合一”形成的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鏈、生態鏈,一大批電商平臺、智能物流、數字支付、技術開發、第三方服務機構等跨境電商新服務資源要素加快集聚,推動跨境電商生態圈不斷完善。

一核心,三平臺, 五大體系保駕護航

在助推跨境電商發展的道路上,市口岸辦一直扮演著“搭建大平臺、合力促轉型”的角色,用足用好跨境電商綜試區這塊金字招牌,當好“店小二”,為“企業唱戲”搭好臺、跑好“龍套”。

為此,市口岸辦通過招大引強打開局面,先後吸引網易公司、阿里巴巴、菜鳥物流等跨境電商龍頭企業重大項目落戶寧波,推動市政府與亞馬遜、ebay等國際巨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同時在產業規劃、政策扶持、環境營造、統籌協調上下功夫,通過“一核心、三平臺、五大體系”突破瓶頸制約,引導和鼓勵更多的企業搭乘“互聯網+”的信息大通道增銷量、擴利潤、提品質、創品牌,加快推動寧波跨境電商產業集群和區域集聚。

面對新業態、新模式,市口岸辦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先後制定並推動落實寧波綜試區制度創新清單58條,結合監管部門“放管服”改革,從提高效率、放寬限制、創新模式入手,因地制宜地出臺20餘項跨境電商便利化措施,通過世界海關大會、中國-中東歐國家海關合作論壇等國際化活動,積極推動跨境電商國際合作,參與新規則制定。

線上服務平臺、線下產業園區、跨境倉儲物流已成為推動跨境電商發展三大關鍵載體。市口岸辦建立起全國領先的跨境電商“線上綜合服務平臺”,打通監管信息壁壘,為企業提供商品備案、業務申報、資質查詢等10方面150多項服務,實現了一點接入、三單匯流、集中查驗、聯合放行,並形成了海曙服飾家紡、鄞州五金工具、餘姚家電、慈溪家電、寧海傢俱等五大跨境電商產業集群。

不僅如此,市口岸辦構建起海、陸、空、郵全方位、立體化的跨境電商物流生態鏈:DHL、聯邦快遞、順豐等行業巨頭紛紛佈局,網易投資10億全力打造27萬平方米全球跨境母倉,阿里巴巴多點佈局10萬平方米“天宮”系列大倉,寧波國際郵件互換局進出境累計單量突破3000萬件,單日峰值突破10萬件。

跨境電商強勁增長的背後,還有政策保障、政企聯動、海外服務、營商環境、人才智庫等五大體系的有力支撐,打造其跨境電商完整生態圈,解決企業後顧之憂。市口岸辦聯合相關部門,通過小微企業雙創資金、跨境電商專項資金等扶持政策多管齊下,助推傳統企業積極突破轉型門檻,還推動成立寧波市跨境電商協會、海外倉物流行業協會,大力佈局全球海外倉體系。在浙江萬里學院成立的全國首家跨境電子商務學院,在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成立的全國首個跨境電商產教聯盟,也不斷吸引著業界目光,走出了一條“校政企”三方共建跨境人才體系的新路。

■新聞1+1

2018亞馬遜全球開店 賣家峰會將在寧波舉行

12月6日,2018亞馬遜全球開店賣家峰會將在寧波會展中心舉辦。該活動系亞馬遜年度定期舉辦的大型國際性峰會,前三屆分別落戶深圳、杭州、廈門。今年的寧波峰會為期2天,會場總面積約3.4萬平方米,預計參會人數逾萬人。活動旨在依託寧波“港口、開放、產業”三大優勢,以亞馬遜全球開店賣家峰會為契機,扶持本土優質企業“出海”,拉動甬城外貿轉型,打造外貿出口增長新優勢、新動力。活動將廣泛動員本地及全國製造企業、商貿企業和大賣家參會,充分利用亞馬遜“全球開店”平臺優勢,解決轉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特別是鼓勵寧波出口加工貿易企業創新發展,逆勢而上,利用國際跨境電商巨頭的平臺便利,助推寧波製造、寧波品牌做大做強,憑藉企業自有品牌佔據國際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