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翡翠就要去看原產地,今天左先生帶你們走進緬甸的翡翠市場

眾所周知,緬甸是一個產玉大國。全球高質量翡翠大多數來自緬甸。而緬甸的經濟發展也和玉有很大聯繫。據緬甸當地華文報紙報道,緬甸玉石3年內創匯約13億美元,主要出口到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

想了解翡翠就要去看原產地,今天左先生帶你們走進緬甸的翡翠市場

緬甸玉石市場大門,很簡陋,但卻是一個最容易讓人"帶錢進門無錢出門"的大門。大門前賣石料的堆,有興趣你可以自己去淘,然後拿到裡面加工點加工。至於開價嗎?1元—100萬元人民幣,就看你怎麼砍,怎麼認為"物有所值"。

想了解翡翠就要去看原產地,今天左先生帶你們走進緬甸的翡翠市場

不同的石料,不同的價錢,加工前的粗糙,不代表加工後就是劣等,不同的買家,不同的貨物等值定律,怎麼買靠自己的眼力。無論多高檔的翡翠,再沒被發現之前,沒被加工之前,同樣也是和這些石頭一樣,還是塊石頭。石料長攤,無法讓人感覺到翡翠的高貴。

想了解翡翠就要去看原產地,今天左先生帶你們走進緬甸的翡翠市場

原料石切割點,主要以切割體積稍大的原石。根據切割開的石頭的內涵、紋理、層色。工匠們在石頭上勾畫該做鐲子的鐲子,該做擺件的做擺件,該做玩件的做玩件,該做掛件的做掛件,該磨戒面的磨戒面等等。

想了解翡翠就要去看原產地,今天左先生帶你們走進緬甸的翡翠市場

別看這些原料石現在不怎麼出色,一加工、拋光成物件後,怎麼著也值個價錢

市場現貨交易的地點。坐在右面椅子上的是收貨的主,坐在左面小板凳上的賣貨的加工商,貨是成批的收購,單賣的很少,比如鐲子,成批收購,平均每個單價基本都在幾十元到幾百元這樣,千元以上的很少,至於收走後進珠寶店要賣多少,只有商家自己心裡清楚。

這堆貨看外觀,也還可以,所以說人不可貌相,玉的好壞更不能通過照片判斷,一層顏色一層價,一道暗傷則跌數層價.。這些坐在小板凳對面桌子裡圈的人,也是等待收貨的主,有云南人,有北京人,還有東北的人。賣各種小物件的攤位,別看有些東西表面看起來不錯,也都是A貨,但價錢卻不貴。收、售戒面就是這樣,老闆依然是坐著的,買家是站著的。

想了解翡翠就要去看原產地,今天左先生帶你們走進緬甸的翡翠市場

如果朋友們對翡翠原石有不懂的地方的話,可以評論留言或者私信我都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