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來翡翠炒作的最高級形式,戲說翡翠歷史上的第一次被動炒作

大家見慣了主動的炒作,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然而這世上,最為成功的,常常是那些無心的炒作,可謂是炒作的高級表現形式。最為大牌的炒作大師當屬中國收藏界最大的收藏家之一,愛新覺羅·弘曆。說實話,這件事裡乾隆皇帝的出場戲份並不是很多,但是關於翡翠的第一炒的故事確實和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有史以來翡翠炒作的最高級形式,戲說翡翠歷史上的第一次被動炒作

這“事兒”被發現也是得“怪”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紀昀。紀曉嵐在其《閱微草堂筆記》中有所記載:“記餘幼時,雲南翠玉,當時不以玉視之,不過如藍田幹黃,強名以玉耳。今則以為珍玩,價遠出真玉上矣……蓋相距五六十年,物價不同已如此,況隔越數百年乎。”

有史以來翡翠炒作的最高級形式,戲說翡翠歷史上的第一次被動炒作

紀曉嵐的記載中的雲南翠玉,指的就是翡翠,而真玉指的就是我們所說的和田玉。此筆記成書於乾隆五十七年,所以其中所說到的相距五六十年指的就是這次炒作的開始階段是在乾隆初期,到了乾隆的晚期就已經是“珍玩”了。這樣的增值速度,就算是放在今天,也是看不懂的,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乾隆爺,作為中國歷史上藝術品位僅次於宋徽宗的皇帝,一直是一個頗有眼光的鑑賞家和收藏家,他對於收藏的興趣是他人所不能比擬的,也無法比擬。

作為玉崇拜的國家的統治者,中國的古代帝王自然多偏愛玉器,而乾隆爺更是遠遠超過歷代的帝王,極度喜愛。從乾隆時期的玉雕便可看出,若是沒有對玉器如此迷戀的君主,也不會有如此的治玉高峰。

有史以來翡翠炒作的最高級形式,戲說翡翠歷史上的第一次被動炒作

乾隆十年,準噶爾部第三代的領袖小葛爾丹死後,新疆叛亂,玉路被阻塞,喜愛玉石的乾隆爺就派人多方去尋找其他的玉石。正在此階段,翡翠開始進入宮廷之中造辦處那班琢玉師便開始打起了翡翠的想法,是的翡翠在很短的時間受到了乾隆爺的喜愛。皇上喜歡的東西,王公大臣自然也會爭相購買收藏,上行下效。

直到清末年間,翡翠的身份已經從石頭變成了王公貴族的表現身份地位的寶物,價格也上漲了數百倍之多。雖然乾隆爺沒有逢人就說翡翠多好,也沒有大肆的吹捧,僅僅是自己喜歡而已,但是因為是皇上喜歡,那就是最好的廣告詞

有史以來翡翠炒作的最高級形式,戲說翡翠歷史上的第一次被動炒作

這便是翡翠的第一次炒作,是翡翠價格上漲的第一個高峰,也是中國歷史上較為少見、十分成功的一次被動炒作。當年就是因為皇上的喜愛,讓翡翠在中華大地上開花結果,從曾經的皇宮貴族直至今日的百姓,國人對翡翠的熱情有增無減!

如果您也喜歡翡翠的話,就請您屏幕上方關注一下,翠友可以下方評論或者私信,左先生廣交天下翠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