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風車下線,共享經濟歸零


順風車下線,共享經濟歸零


全民創新,萬眾創業,那是一個激昂的時代。

風口總是不斷的湧現,街頭巷尾,無時無刻不在迸發著掙幾個億的掙錢點子,創業單幹是一種時尚與潮流。有勇氣賣ppt的,都是時代的弄潮兒。

應該是2015年左右,一時興起去某國內知名大學創業基地,去看大家的路演。有一個高中肄業的胖小哥,勵志賣糖果,要做糖果界的No.1。一個特別漂亮的ppt,把賣糖果變成了一個偉大的可以在3年內掙好幾百個億的大買賣。具體大致是說,全國每個人買10塊糖,就是好幾十億什麼的。

那時的浪潮,即便有人懷疑,也不會現場說出來。畢竟有夢想就要去努力,萬一實現了呢?那是允許大家白日做夢的時代,哪怕是一點都不切實際,哪怕是痴人說夢。後來回想,也許大家混淆了一個概念,掙錢並不算是一種夢想,把夢想定義為掙錢,本就是沒有夢想的表現。

再者,掙錢真的需要那麼急麼?

而今,不知賣糖果的小哥,會不會因為高中肄業而懊悔,但真的那是一個應當讀書的年紀。

過去這幾年,中國人都在玩一種創業方式,模式創新。成功了的模式,總是可以用簡單一句話概括。在傳統行業小規模發展的穩定期,資本藉助互聯網技術,通過補貼、惡性競爭等各種手段,搭建各種平臺,快速打破並重建買賣雙方交易模式,通過信息壟斷把握議價權,從中漁利。美名為輕資產創業。

本就是資本說了算,前幾年還比較收斂,都是依託於項目進行資本的快速聚集,而後近兩年,資本索性脫離項目,開始了各種P2P,實現資本的超速聚集,進入了全民傳銷的盛宴。然後就是各種暴雷。卷錢跑路。身邊因投資P2P而破產的家庭已見怪不怪。

這是對這幾年經濟發展的最切身的認識。

一切都在快速商業化,一切以掙錢為目標,再快點,再快點,再快點。而卻沒有人願意搞生產搞研發。只有國

家生產錢的速度在飛速提升,有點洛陽紙貴的景象。

要說這幾年萬眾創業,留下來,還算實用性比較大點的,對百姓有利的,也就剩下順風車了。一個共享經濟的風口,吹起了無數的泡沫,造就了無數的富豪。最後,只有順風車還算是共享經濟。確實讓民眾有了一種更便宜的出行方式,同時消滅了黑車。

如果說好處,車費分攤,乘客省錢,避免等車,節省時間,免受烈日炎炎,冬日寒風刺骨,雨雪天難打的之苦,輕鬆快樂,心情舒暢,省時省力省錢,減少尾氣,環保,減少交通壓力……

有哪個項目,有這麼多好處?然而,就是這個項目,最後掛掉了。


順風車下線,共享經濟歸零


不是自己破產,而是被掛掉。

終於,可以宣佈,共享經濟發展的這幾年,歸零,除了謊言,什麼都沒有了。

然後,家裡沒車的,有個小孩子孕婦什麼的,上下學,上下班,打車?可能一天掙的還不夠打車錢。買車?一輩子都不可能搖上號。租車牌?好吧,你們贏了。

黑車又多了起來,地鐵門口擠滿了黑車司機,一會兒10元一位,一會兒30元一位。最後一班地鐵的女生少了,鬼知道坐上的黑車會是什麼人開的。沒了順風車平臺,反而是幫了壞人,想幹點兒什麼,誰會發現?

但是,面兒上,曝光的事故少了,鬼知道,出了事的人被埋哪兒去了,官方也有面兒了。但交警多了起來,黑車多了,不讓路邊停車,天天馬路上溜達,建各種圍擋,眼巴巴的路口,不繞個十八彎就是過不去。原本可以停車的路邊塞滿了圍擋。突然,大家發現停車位也不夠用了……

樂壞了的出租司機,也開始挑活兒了。

不經歷不會懂得,順風車,對於收入不高的那些人,對於買不了車的那些人,對於過年買不到票的那些人,對於我們窮人。是一件多麼有功德的項目。

廟堂之上,此生都不會明白,在一個沒有出租車的普通鄉鎮,一個沒幾輛出租的小縣城,一個以黑車為主要運輸力量的三線城市,這意味著什麼。

或曰:何不食肉糜?

順風車是有風險,改進不就好了麼?更何況,誰能做得更好麼?這難道不比黑車滿街跑更靠譜麼?出租車每年死多少人?黑車每年死多少人?哪個行業沒有事故?明白人誰看不出來?

順風車開不了發票,收不了稅,所以官家不支持。

順風車得罪了出租,還不咋掙錢,滴滴公司也無所謂,掛就掛。

順風車掛了,僅存的那點兒共享經濟裡有點用的東西,沒了,一個偉大的風口終於變成了最大的一個謊言。

不過,也說明,那個時代,還沒有過去。

身在其中的創業者們,萬眾創業的初衷究竟是什麼?

~~~End~~~

工之良者,一個測繪民俗人的世界

測繪|民俗|節慶|創業|感悟|工匠

內容轉載請註明出處:工之良者(li_baoji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