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您所不瞭解,民國時期《北洋畫報》刊報

《北洋畫報》創刊於1926年7月7日,當時在中國傳媒界被稱為“北方巨擘”,該刊由馮武越、譚北林所創辦,吳秋塵主編。是一家獨資經營的刊物。馮武越,為當時中國銀行總裁馮耿光之子,曾留學法國,能文、能書、能畫,擔任過張學良的法文秘書。

曝光您所不瞭解,民國時期《北洋畫報》刊報

《北洋畫報》內容包括時事、社會活動、人物、戲劇、電影、風景名勝及書畫等,以照片為主,兼有文字,其宗旨在於“傳播時事、提倡藝術、灌輸知識”;副刊專載長篇小說、筆記、名畫、漫畫等。

曝光您所不瞭解,民國時期《北洋畫報》刊報

《北洋畫報》最具代表性的標誌是在《北洋畫報》的報頭之下,每一期都刊登一幅人物肖像,如名媛閨秀、戲劇電影名流、學校女高才生、交際花、美女以及軍政界名人。

翻開穿越歲月時光的《北洋畫報》,中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社會生活的眾生百態鮮活生動地呈現在我們眼前。軍閥、政要、富紳、名伶、貴婦、名媛,照片、圖片、書畫、詩文,南北東西、中國外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古蹟、風土名勝、文體活動,內容豐富多樣,形式輕鬆活潑,原汁原味地反映出當時的社會風尚。當時的社會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都能在其中找到圖文線索,如溥儀出走津門、陸小曼與徐志摩成婚、魯迅在北平師範大學演講等。

曝光您所不瞭解,民國時期《北洋畫報》刊報

《北洋畫報》問世後,立即成為天津乃至整個華北地區的熱銷畫報。 刊期初為週刊,繼改為三日刊,最後為隔日刊。《洋畫報》當時在中國傳媒界被稱為“北方巨擘”。

《北洋畫報》影響一個世紀的中國著名畫報和天津日日新聞社這張照片不同的是,北洋畫報社舊址的照片很多讀者都很熟悉,因為在近代中國,《北洋畫報》實在是一份太有名氣的報紙,時至今日,圍繞它仍然有很多故事。

曝光您所不瞭解,民國時期《北洋畫報》刊報

關於北洋畫報社的地址,有幾種不同的說法,考證普遍認為是在法租界五號路(今吉林路)。而文史學者侯福志曾記述:他花重金收藏的一張1934年7月7日出版的《北洋畫報》八週年紀念專號,該專號刊載了一幅北洋畫報社二層辦公小樓的照片,並標明報社地址位於法租界二十三號路(今興安路)。但據著名報人吳雲心先生的《吳雲心文集》記載,北洋畫報社“在今和平路濱江道以東的一條衚衕內”。侯福志介紹他在數年前,曾按照圖片和文字提供的線索,在興安路附近進行過尋找,遺憾的是並沒有發現報社舊址的蛛絲馬跡,猜測這座建築早已無存。

曝光您所不瞭解,民國時期《北洋畫報》刊報

如其所言,《北洋畫報》作為當年中國一份完備的畫報,在多年後依舊被後世的人們津津樂道。而今,圍繞這份報紙,已經出現了收藏與研究的兩大陣營。在一些出售舊書報的網站上,《北洋畫報》是其中的高價品,一份比較完整的有連續年份的合刊,售價在上萬元,但仍處於缺貨狀態。

而對於《北洋畫報》的研究,最近幾年也成為學界熱點。記者在中國知網學位論文部分進行搜索,以《北洋畫報》作為研究對象寫作碩士和博士論文的有十幾篇,這份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著名的畫報,在二十一世紀仍在發揮著它的影響力。

《北洋畫報》於1926年創刊,抗日戰爭爆發後停刊。《北洋畫報》的創立與興盛伴隨著民國時期天津城市化的進程,也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北洋畫報》創刊號上表述了創刊的緣由:“中國的報紙雜誌,就現今人民知識程度而論,總算夠發達的了!然而社會所最需要的畫報,卻還十分缺乏!畫報的好處,在於人人能看、人人喜歡看,因之畫報應當利用這個優點,容納一切能用圖畫和照片傳佈的事物,實行普及知識的任務,不應拿畫報當做一種文人遊戲品看!舉凡時事、美術、科學、藝術、遊戲,種種的畫片和文字,畫報均應選登,然後才能成為一種完善的報紙,這樣組織完備的畫報,中國還沒有一個!”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7月29日,《北洋畫報》因財力不支停刊。從創刊至停刊,先後出版共計1587期,總信息條目47000餘條,並於1927年7月至9月間另出版副刊20期。為北方畫報中刊行最長、出版期數最多的畫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