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區多形式探索破解“三點半難題”

近年來,伴隨著中小學減負工作推進,小學放學時間都提前到了下午三點半左右。然而,孩子放學早、家長下班晚,這樣的尷尬讓不少家長犯了難——請假不現實、放託管機構顧慮多,“三點半難題”究竟該如何破解?且看錦江探索破解“三點半難題”之路。

锦江区多形式探索破解“三点半难题”

嬌子小學:

多彩社團豐盈繽紛童年 課後延時服務叫好又叫座

茶道、蜀繡、古箏、話劇、校園電視臺、國際象棋……嬌子小學的課後社團活動,精彩紛呈,學生喜歡,家長歡迎。嬌子小學是一所社區配套小學,學校在與家長的交流中瞭解到,小學1-2年級下午放學時間2點半,3-6年級放學時間為3點半左右,學生放學早,多數雙職工家庭無法按時接孩子。為解決這一矛盾,嬌子小學校利用下午放學後的課餘時間,積極開展課後服務工作,以學生自願的原則組織社團活動、進行作業輔導,豐富學生課餘生活。

嬌子小學課後社團活動種類豐富,社團活動由學生自由選擇。現已開設的社團活動總共30門,包括射箭、足球、籃球、健美操、田徑等體育類活動11門,表演唱、古箏、合唱、剪紙、兒童畫、蜀繡、草編等藝術類11門,科技製作、未來汽車項目、網頁製作等信息科學類4門,話劇、英語兒歌、茶道等文化類4門。還有可供不同年齡段孩子選擇參加的社團近40個。

“為了豐富孩子們的課後生活,我們開設了很多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社團。這些社團開設前都在學生中進行了廣泛的興趣調查,充分了解學生在科學、藝術、體育、語言等方面的發展需求後開設的。這些社團在每週一、週三、週五下午放學後,以選修課的形式實施。在師資方面,我們在本校老師中尋求具有相關專業知識背景的老師,如剪紙、兒童畫、科技製作、合唱、田徑、籃球、足球等課程,都由我校的相關學科教師組織實施,此項工作也納入了我們教師的工作量核算。除此以外,我們開設的多個傳承天府文化社團的師資是利用學校公用經費聘請的專業教師,其中有些教師是社區幫助聘請的。”學校負責人介紹。

除了開展門類豐富的社團活動,嬌子小學還根據家長需求和學生學習情況,每週二、週三、週四義務看護學生,在這一個多小時的看護過程中老師們指導學生完成作業,面批面改,當面指出學生作業的優點,分析出錯原因;組織孩子們開展閱讀活動等;這些看護活動都是幫助學生進行查漏補缺,內容都不涉及新課,而且保證在國家課程標準要求範圍內,內容不會超綱。這樣的課後看護深受家長學生的好評。“孩子在校完成了作業,回到家中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我們交流,我們可以一起進行親子閱讀,也可以一起參與豐富的體育鍛煉和社會體驗等活動。孩子輕鬆,我們高興。”來自嬌子小學的家長稱讚。

嬌子小學的課後服務不僅滿足了孩子多樣化、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而且將學生放學時間延長了一個小時,方便了家長接送。得到了家長的認同和讚揚,切實為家長解決了後顧之憂。“我們大多數教師平均每天要上四節課,還要提前備課、每週要參加教研活動、進行班務管理、檢查學生、繼續教育,這些事情都佔滿了教師們的工作時間。但是我們明白,做好學生的課後服務工作,是我們每一個老師都願意去做好的事,這源於我們對孩子的愛。”嬌子小學教師說。

锦江区多形式探索破解“三点半难题”

水井坊街道錦官驛社區:

激活社會資源 提供優質教育服務

雖說社會上有“三點半學校”,可以解決雙職工面臨的“三點半難題”,但這種社會託管學校,師資讓人擔憂,收費價格也不菲。為解決轄區居民難題,水井坊街道錦官驛社區與錦江區快樂青少年成長服務中心合作,開設了“330託管”公益項目。項目針對社區家庭、學校情況,制定特色三點半托管方案。高品質專業的社區託管,既滿足了學生和家長的課後服務需求,又讓家長放心、省心,還豐富了小學生的課餘生活。不僅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還能幫助社區居民提升教育能力,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據瞭解,“330快樂課堂”和傳統的“三點半”託管辦班模式不同,“330快樂課堂”有三個版本。1·0版本為孩子進行傳統的作業輔導,2·0版本加入全人教育以及素質教育,3·0版本為走班選課制,小朋友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數學、美術、陶藝等課程。此外還設立了兒童繪本館,社區青少年藝術體驗館,開設了沙龍、讀書分享等課程。

锦江区多形式探索破解“三点半难题”

每天下午,“330快樂課堂”的工作人員早早地來到錦官驛小學門口,等待放學的孩子。將孩子們接到社區以後,根據每週每日的安排,孩子們將集中進入結合知識性和趣味性的思維課、陶藝課、閱讀課、美術課等課程學習。課後,“330快樂課堂”的工作人員還會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作業輔導。“我們的課後服務原則上是6點半結束,但是現實情況下有些家長無法按時趕來接孩子,有時候我們的工作人員會一直陪著孩子到7、8點。”“330快樂課堂”負責人告訴筆者。

“以前,孩子放學後不能被及時接走,只得校門口無所事事地等,實在心疼,但也沒有辦法。”錦官驛小學家長告訴筆者。“我們是典型的雙職工家庭,工作都很忙,下班沒準點。自從有了社區提供的課後服務,我再也不為接孩子發愁了。更高興的是孩子參加學校的課後服務後,改掉了不少壞習慣。如今孩子的性格也更加活潑開朗了,回家後與我們交流的時間也更多了……一點一滴的變化,都讓作為家長的我倍感欣喜。”

圖/文:李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