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重重,總結近期退出中國市場的韓國巨頭企業

困難重重,總結近期退出中國市場的韓國巨頭企業

對於很多韓國企業來說中國都是一個很理想的發展舞臺,因為14億的人口使得中國的消費市場非常龐大。但是由於政治問題給企業進軍他國市場帶來嚴重影響的情況也是比比皆是,韓國這次也不例外。韓國《每日時事》就盤點了這些已經在中國發展過但是最終打道回府的韓國企業。

中國與韓國於1992年正式建交,儘管兩國的政治理念不同,但經濟上的利害關係確是非常一致的。韓國也對中國比較廉價的勞動力和佔絕對優勢的人口數非常有興趣。

中韓建交後,積極入駐中國市場

2014年到2017年期間,出現了一大批韓國企業將工廠設立在中國,也因此兩國間經濟交流越來越頻繁。數據顯示韓國目前對中國的出口依賴度在所有國家中還是排名第一的(以2017年為基準),但近期因為政治上的不安定對韓國企業的經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精心策劃好入駐中國的企業們經歷了許多挫折。

其中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當初吸引企業投資中國市場的一大亮點——廉價勞動力也不再有效了。2010年到2016年中國人均年收入增長率達到了9.28%,截止至2016年,中國勞動者的收入水平已經達到了韓國的76%。並且在薩德事件和中美貿易戰爭正式開始的影響下,中國市場的不穩定性達到了高潮,滿懷“中國夢”的韓國企業慢慢選擇退出這個市場。

困難重重,總結近期退出中國市場的韓國巨頭企業

LG生活健康(以下簡稱LG)於今年9月15日正式宣佈將撤回菲詩小鋪The Face Shop(以下簡稱菲詩小鋪)在中國全部的品牌賣店,主要原因是業績不濟。菲詩小鋪於2010年正式進軍中國,LG接管了原先設立在上海的分公司。但就在去年,菲詩小鋪(上海)化妝品有限公司顯示損失了194億2000萬韓元(約人民幣1億元),這也是韓國薩德設施的建設引來的中國消費者的抗議帶來的影響。

10月21日,根據業界消息,菲詩小鋪在國內的約130個賣場將被全部關閉。菲詩小鋪經營惡化的原因雖然表面看上去是因為薩德事件,但很多專家都主張其實是因為品牌競爭力下降了。KB證券研究員樸信愛(音譯)說道:“當前在中國平價化妝品發展很快,和韓國產的平價化妝品差距並不大。”

困難重重,總結近期退出中國市場的韓國巨頭企業

除LG嚐到的苦頭以外,還有很多韓國商品流通企業也受到很嚴重的影響,同樣受到薩德事件影響的還有樂天百貨。樂天百貨於2007年正式進軍中國,並在中國多地開設樂天瑪特,雖然開始的幾年樂天瑪特都有盈利,但是並不多。

尤其是作為薩德事件的主要參與者,樂天瑪特在中國營業幾乎全部被中斷,營業額下降了80%。樂天瑪特的營業虧損高達1兆2000億韓元(約人民幣66億),並在中國政府的適當壓制下,公司已經很難繼續在中國運營了。為了將企業損失降低到最少,樂天百貨加快了樂天瑪特撤出中國的速度。在中國設立的112個賣場分別轉賣給了利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物美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緊接著樂天瑪特的撤出,樂天百貨商場也開始蠢蠢欲動。樂天百貨商場於2008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迄今為止,在全國已有5家百貨商場,但目前因為薩德事件的影響也開始物色其他接管商了。

困難重重,總結近期退出中國市場的韓國巨頭企業

韓國新世界集團旗下的大型綜合超市品牌易買得已經於去年全線撤出了中國市場,結束了在中國20年的旅程。易買得超市於1997年正式入駐中國市場,自那以後不斷擴展,達到了30家賣場。但由於經營逐漸開始惡化收益降低,易買得慢慢縮小了自身規模,最終選擇了退出中國。

從2012年開始,易買得的銷售額就在下降,到2016年,在上海的一號店正式停業。易買得和泰國CP集團簽訂合約,由他們全數接手在上海的5個賣場。但中途因為中國政府的撤資許可未到而延遲了撤資進度,在去年年末正式收到撤資許可之後易買得全線退出了中國市場。

證券投資業的相關人員說道:“因為中國政治方面的風險讓韓國企業都對進軍中國的收益性產生疑慮。在競爭公司已經搶佔中國市場的情況下,只有具備充足的資本才有競爭力。拓展中國市場不是企業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很多作為外來企業必須面對的挑戰。”相關人員也提到最近有很多企業根據中國商品流通結構的變化,而改善了自身體制,積極應對網絡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