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說髒話怎麼辦?用《遊戲力》來幫忙

“有能力傷害別人,是兒童發育過程中的一種成就。“

孩子們喜歡舉起很重的東西,向別人炫耀道:“看,我能舉起這麼重的東西!”罵人則是社會影響力的一個試驗,用於檢驗自己語言的力量。當一個孩子辱罵另外一個孩子的時候,他是在展現自己的力量。人類都有攻擊的衝動,孩子只不過是展示了這種普遍的人性。他們想要確認自己具備用語言傷害另外一個孩子的能力,儘管他們並不是真的想跟人打架。辱罵就等同於是語言形式上的打架。在攻擊別人的那個瞬間,罵人的人會感覺自己比對方強大。”

說髒話是孩子的遊戲本能驅使的。通常情況下,說髒話是孩子發起了一個用語言來玩的打鬧遊戲。當孩子發現說某些詞的時候,周圍人的反應跟打鬧遊戲時的反應很相似,就會很開心,願意一遍遍去嘗試。說髒話對於孩子來說,其實就是語言上的一種打鬧遊戲。

孩子愛說髒話怎麼辦?用《遊戲力》來幫忙

打鬧遊戲就是這樣為孩子們提供了機會,得以在安全範圍內體驗自己的力量,瞭解自己會給對方造成什麼影響?這種影響的邊界在哪裡?同時學習如何調整和控制自己。如果能夠認同孩子說髒話是他們在以自己的方式發起了一個遊戲,那我們當然應該以遊戲的方式來回應。批評指責,“大人要淡然處之”的建議也顯得“太不好玩了”。

對於孩子說髒話,具體怎麼做呢?還要看事情發生的實際環境和我們想達到的目的。

第一種情況:

孩子說的話真的不合適,我們不希望他再繼續這麼說了。可以嘗試下面的方法。

和孩子一起玩遊戲的時候,她偶爾會說些不好的詞,我想起遊戲力裡解決孩子罵人說髒話的案例,於是對孩子說:“媽媽可不怕你說xxx,但是我最討厭別人叫我臭鴨蛋”。孩子果然很高興,高聲叫著“媽媽臭鴨蛋!”我假裝很生氣的要抓住她打屁屁,她興奮的跑著躲來躲去,嘴裡還說大喊“我就叫你臭鴨蛋!”這樣玩了好半天。當你說:“我才不在乎你說我臭狗屎呢,你只要別說我糖三角就行。”孩子一定就會開始說你是“糖三角”。而你如果能夠配合作出聽到髒話時的“憤怒”、“噁心”或者“害怕”的表情,孩子就會更開心地使用這個“新武器”。在說髒話時,孩子在意的並不是詞義本身(很多時候他們根本不明白說的這個詞是什麼意思),而是大人的反應。

第二種情況:

當時的環境允許你跟孩子玩一會兒。這種情況下靚靚媽媽的方式就可以參考。

一次我帶著孩子和鄰居一家去郊遊。大家坐下來野餐的時候,鄰居的孩子開始唱歌:“春天在哪裡呀,春天在哪裡,春天就在呀,在狗屎裡。”大家都愣了,孩子得意地繼續唱。當他再唱到“狗屎”的時候,我大叫一聲“啊呀!好臭!我要被臭暈啦!”然後就“暈倒”在野餐墊上。大家都笑起來,孩子們都起勁地加入到唱“狗屎’的行列裡,大人們都紛紛被 “臭暈。這變成了當天最受歡迎的遊戲。如果就只是你和孩子兩個人,或者周圍的大人也能接受這種方式,那麼不妨愉快地接受孩子用“髒話”發起的“遊戲邀請”,跟孩子玩一會兒。

對於上面提到這些回應方式,最大的疑問是:這樣會不會太縱容孩子了?會不會導致孩子以後沒規矩,到處亂說?

孩子愛說髒話怎麼辦?用《遊戲力》來幫忙

孩子是天生的遊戲大師,現實和遊戲會分得很清楚,他們會把遊戲中的體驗和感受留為己用,孩子如果已經從遊戲中得到了足夠的檢驗力量,突破界限的機會,也從遊戲中感受到了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那麼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反而更能夠控制衝動,把握分寸。

正如《遊戲力》中提到的:“孩子需要與攻擊的衝動和平相處,不管這種衝動是他自己的還是別人的。假如我們不讓他們在遊戲中練習,那麼他們會在真實的生活中練習。”

山東大學畢業,做軟件行業UI設計,專業和育兒雖然不搭,但很用心的在鑽研育兒理論,育有2歲半的小朋友,乖巧懂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