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麥子成熟的時候,我們小的時候還沒有割麥子的機器,只能靠人力去解決,有時候地多了,好幾個人一天都弄不完。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那個年代家裡都很窮,也沒有機器交通工具,只能靠人力車,往場里拉。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是以前的工具,大家有沒有見過。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把麥子拉到場裡之後,就用拖拉機拉著圓石頭把麥粒子壓出來,這個東西特別沉。​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把麥粒子壓出來之後就可以把麥秸堆起來,留著當作柴火用,做飯或者燒水,現在都沒有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那時候的我們都在這上面玩耍,打著玩。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把麥秸堆起來之後就要等有一天風大的時候揚麥子,為了是把殘留的麥秸分離出來,這樣就乾淨了。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最後就可以把乾淨的麥粒子裝進袋子裡了,我們那個年代沒有發展的那麼快,好多都是靠人工完成,現在社會進步了,科技發展了,逐漸有了工具,就變得簡單,變得也不會那麼累了,但是傳統丟失了,還是特別懷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