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社區做法律顧問——為實現法律服務家門化盡一份心力

閔行“我在社區做法律顧問”專欄開始啦~

“一居村一法律顧問”作為一項惠民工程,是本區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動依法治理,建設法治社區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閔行區持續推動居村法律顧問工作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發展,目前,閔行區已向全區14個街鎮541個居村派駐居村法律顧問,為居村民和居村委提供法律諮詢、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普法宣傳和社區治理意見等五項公益性法律服務。為全面展示閔行區居村法律顧問服務的內容和效果,現推出《閔行“我在社區做法律顧問”》專欄,定期選登一篇居村法律顧問署名文章,以幫助廣大市民進一步瞭解這項公共法律服務政策,進一步提高社會對居村法律顧問工作的知曉率和認同感。

——區司法局基層指導科

第十二期

我在社区做法律顾问——为实现法律服务家门化尽一份心力

金玲律師

2011年畢業於上海政法大學國際法商系國際經濟法專業,現於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系進行在職研究生深造,上海合勤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主要的業務領域為房地產法律事務(包括房地產、土地法律事務中的租賃、買賣等)、公司及勞動人事法律事務、政府法律事務、婚姻家庭業務等。先後參與為數十家企業提供常年法律顧問的專業法律服務,服務內容涵蓋日常法律諮詢、法律意見書起草、公司各類合同起草及審核、商業談判等過程,對於公司日常法律事務有一定的經驗。作為出庭律師,其法律功底紮實,代理顧問企業涉訴案件經驗豐富。

2016年5月,我開始擔任梅隴鎮和莘莊鎮下屬5個居村的居村法律顧問。

參與這項工作伊始,我對居村法律服務還較為陌生,但是經過了三年多身體力行的體驗後,開始對居村法律服務有了一定的概念和自己的看法。

我在社区做法律顾问——为实现法律服务家门化尽一份心力

居村法律顧問的日常

我在社区做法律顾问——为实现法律服务家门化尽一份心力

早就聽說“家長裡短”、“細瑣繁雜”是居村法律事務的代名詞,開展一段時間工作後我也真切的感受到了這一點。作為律師有時不僅要處理法律問題,還要連帶著解決一些家事問題,為親戚友鄰間糾紛的調處出謀劃策。

失語者不滿大哥監護引糾紛

2017年8月,我在南方三居就碰到一個棘手的案例。陳女士自幼因病致啞,之前幾年一直與母親同住在一套房屋中。自母親去世後,陳女士一直由其大哥陳先生夫妻倆照顧,平日裡,陳女士在本小區的房屋與大哥在崇明的房屋裡輪流寄住。陳先生夫妻不僅為其買菜、打掃衛生,還為其管理財務,負責保管其退休工資的工資卡,每月固定給陳女士2000元作為日常開銷。雙方因長期共同生活的嫌隙逐漸產生矛盾。矛盾主要可歸結為兩點:1、陳女士認為大哥脾氣差,動輒不給生活費,因此要求大哥不再對自己進行監護,返還自己的銀行卡、身份證等,由陳女士自行保管;2、陳女士認為本小區內房屋系其與母親共有,要求依法確定權屬。

這個案子裡法律問題其實並不複雜,但看似簡單的一次調解,背後其實有著陳女士與大哥長期共同生活以來鬱積的矛盾和成見,如何將之紓解才是該次調解最大的挑戰。後來,我耐心聽取了兩方的陳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我的引導下,同時慮及陳女士為殘障人士,雙方也在諸多爭端上一一作出了讓步,說出了各種方案和自己的心裡話。

經調解,達成如下共識:

一、因陳女士為殘障人士,生活環境的侷限導致心智不成熟,因此其雖年紀不小,但對大哥陳先生過於嚴苛的照顧和比較暴躁的脾氣存在牴觸和逆反。雙方妥協後決定,仍維持監護關係,但陳先生改變監護方式,在保證人身安全的情況下給予陳女士更加寬鬆的生活環境。

二、就現有材料判斷,本小區房屋的權利人系陳女士、陳先生及陳先生的兒子三人。如陳女士堅持認為其在辦理相關手續過程中存在被欺詐等情況,應首先與相對方溝通解決,如確無法溝通化解,則可另行通過法律途徑取證。

我的感悟

在居村法律服務中,老百姓心懷忐忑諮詢的一些“難題”可能對律師來說是一些司空見慣的案件,但切勿因此漠視,因為法律問題往往是次要的,其背後往往伴隨著各式各樣充滿煙火氣的矛盾,如何化解這些矛盾才是處理好該次服務的關鍵

在調解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客觀、兼聽則明,保有法律人的謹慎,千萬不能先入為主或過早地下判斷

在調解中營造一個比較寬鬆的環境,在當事人之間的交流、講述中把握問題的核心,在解釋法律法規的同時給予矛盾雙方以引導,調解法律問題的同時也儘可能紓解雙方尖銳的對壘

上海合勤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

金玲

我在社区做法律顾问——为实现法律服务家门化尽一份心力我在社区做法律顾问——为实现法律服务家门化尽一份心力
我在社区做法律顾问——为实现法律服务家门化尽一份心力

紮根在社區法律服務

我會堅持把法律服務做好

居村法律顧問不僅是一項考驗法律功底的工作,還考驗著律師作為一個法律人的嚴謹、耐心、智慧、正義感。區司法局、梅隴司法所推進的居村法律顧問工作大大貼合了民眾的日常需求,也為我們律師提供了履行社會責任的平臺。在法律服務的三年裡,我深刻體會到了基層工作的不容易,但在解決居民的問題後也收穫了實實在在的滿足感。雖然基層工作是細碎繁雜的,但確實關乎著居民的切身利益,實現法律服務的家門化,能夠真真切切地幫助到廣大的百姓。

供稿:梅隴司法所 基層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