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確認&自己去國外買回的就是正品?你圖樣圖森破了!

如今買化妝品找代購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是花高價買來的代購化妝品一定是真的嗎?蘇州警方日前就破獲了一起網售假化妝品大案,涉及的都是大牌,有迪奧變色口紅、5ml香水套裝;魅可子彈頭系列口紅和粉餅;還有馥蕾詩面膜;貝玲妃腮紅等等…… 一共15萬件,全都是假貨。

這些假貨仿冒的可都是現在最流行的爆款,而且仿真度相當的高。

以下面這款假迪奧香水為例:

扫码确认&自己去国外买回的就是正品?你图样图森破了!

這款5ml假迪奧香水套裝,從內襯到logo,再到絲帶一應俱全,單從外觀很難看出破綻。 除了高仿的包裝,讓人防不勝防的是,這些假化妝品就連防偽噴碼居然也是和正品同步更新的。

原來該嫌疑人會安排她的員工把噴碼清洗掉,然後再噴上現在市場上流通的化妝品的通用噴碼。如此一來,消費者拿到這個假冒偽劣化妝品,一查詢這個噴碼,這個號段確實是市場上流通的正品的。

這樣一來,即便是消費者懷疑產品有假,如果查詢防偽噴碼後發現與正品一致,也會打消顧慮,相信這些假化妝品就是正品。

扫码确认&自己去国外买回的就是正品?你图样图森破了!

消費者花高價買到的這些假代購化妝品,進價其實相當便宜。就像上面說到的5ml假迪奧香水,原料購自廣東等地,每桶5升,進價1000元。這樣算下來,灌裝一瓶5ml假迪奧香水,原液成本僅僅只需要1塊錢。

製假售假觸犯了哪些法律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質量法》

第五十條 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五條第二款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並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再來看看國外的“坑人”路數

西班牙黑心商:

查獲大批假奶粉,專騙中國人!

扫码确认&自己去国外买回的就是正品?你图样图森破了!

西班牙警方在加泰羅尼亞大區下Gerona市摧毀一個地下作坊式的嬰兒奶粉包裝工場,這個地下作坊從波蘭以一歐元一公斤的超低價進口散裝劣質奶粉,作坊以600克奶粉一袋為包裝入盒,再以10歐元一盒批發給中國市場。

這些冒牌奶粉不僅對嬰孩毫無營養價值,且存在危及兒童健康的風險。

泰國藥販:

很受青睞的泰國藥品,像水鴨牌苦丸,行軍散,五蜈蚣標止咳等都存在假貨

扫码确认&自己去国外买回的就是正品?你图样图森破了!

就在去年清邁特產店“Sweet House” (譯為“甜蜜小屋”),警方在該店查獲了4000多瓶來自不明生產作坊、未通過泰國衛生部認證的冒牌青草藥膏;也有個人兜售不明藥品的行為。

比如,一些非法地下作坊還會和導遊勾結,在車上向遊客兜售沒有生產批號和任何認證的“蛇藥”。

各國免稅商店:

假貨只騙中國人,高價專坑中國人!

01

澳大利亞-我們免稅店只賣假貨給中國人

扫码确认&自己去国外买回的就是正品?你图样图森破了!

經澳大利亞媒體和中國媒體聯合調查發現:澳洲免稅店專坑中國人。據報道,有中國遊客投訴爆料稱:曾在澳洲免稅店購買了高達9.3萬元的商品,回國後發現自己被騙了,全部都是是三無產品,而且根本難辨真偽。

此外,在不少免稅店裡,同一樣東西,賣給中國人的售價,往往比正常市面上的價格還要高出許多。甚至有人爆料稱,這些商品很多可能是以更低的價格從第三方國家購入,貼上了“made in Australia”的標籤後以高價出售給中國人。

英國倫敦-打折券沒有中國人的份

02

2018年2月初,一位中國留學生爆料:倫敦希思羅機場滿一定數額的消費,會給一張優惠券,但唯獨對中國人必須消費更多才能獲得優惠券,甚至是拿了優惠券後,反而被“宰殺”。

事情被曝光後,很快就在各大媒體以及海外華人圈內引爆,在短短數小時內,機場就被成千上萬人通過郵件舉報、抗議,再加上媒體的報道發酵,英國相關部門和機場方面迅速出面道歉,表示自己“對不起中國人”。

曉法提醒

01

網購需擦亮眼睛,遠低於市場價的商品不要購買,貪便宜的心態不能有

02

國外消費要去正規商場選購,不要被噱頭所迷惑,不盲目從眾購買

03

國外的月亮不一定都圓,不能全然迷信“made in 國外”,某些免稅店套路深,也不一定靠譜

我們要如何利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呢?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五條第一款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三十四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五種途徑解決: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同時,還要注意和掌握訴訟時效。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身體受到損害要求民事賠償和寄存財物丟失或者毀損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據此,當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一定要及時地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否則,有理也會輸掉官司。

無論在哪裡進行消費,都要維護好自己的權益,只要發現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是可以向相關部門進行投訴的,在國外進行消費也不例外,他們有專門的協會進行處理消費維權的問題。大家在消費前,一定要閱讀相關購買的條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