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社區做法律顧問——力爭為社區提供更加優質的法律服務

閔行“我在社區做法律顧問”專欄開始啦~

“一居村一法律顧問”作為一項惠民工程,是本區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動依法治理,建設法治社區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閔行區持續推動居村法律顧問工作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發展,目前,閔行區已向全區14個街鎮541個居村派駐居村法律顧問,為居村民和居村委提供法律諮詢、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普法宣傳和社區治理意見等五項公益性法律服務。為全面展示閔行區居村法律顧問服務的內容和效果,現推出《閔行“我在社區做法律顧問”》專欄,定期選登一篇居村法律顧問署名文章,以幫助廣大市民進一步瞭解這項公共法律服務政策,進一步提高社會對居村法律顧問工作的知曉率和認同感。

——區司法局基層指導科

第十期

我在社区做法律顾问——力争为社区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

吳如袁律師

女,漢族,1987年8月4日出生,安徽省鳳臺縣人,2009年高分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上海源法律師事務所律師,是“上海市巾幗律師志願團”和“閔行區職工維權律師志願團”的成員。2013年1月開始在上海源法律師事務所執業至今,具有紮實豐富的專業技能和認真嚴謹的辦案態度,積極維護客戶的合法權益,擅長刑事辯護、企業勞動爭議、經濟合同糾紛、婚姻繼承等各類案件。

受上海源法律師事務所的指派,於今年4月份開始擔任平陽一、二、三村的居村法律顧問,目前還在與司法所、居委會等不斷磨合、學習和進步中。

通過律師與各個居村民、社區居委會一一結對,走進社區,為居村民定期解答法律諮詢、開辦法制講座,參與社區治理及糾紛調解,為有需要的群眾提供法律援助,不僅有利於推進普法工作,也有利於構建和諧的鄰里關係,提升法治高效的社區治理,構建法治社會。

我在社区做法律顾问——力争为社区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

居村法律顧問的日常

參與調解居民糾紛

2018年4月份正值平陽一村“美麗家園”項目施工的過程中,美麗家園施工方在拆除腳手架時不慎將毛竹掉落在虹某路A弄B號北面甲室吳某某經營的平陽雜貨店屋頂上,導致雜貨店屋頂上的防水層遭到破壞,又因當天下午下大雨致使雜貨店內漏水,漏水造成雜貨店內空調、風扇、床褥等物品受損,雜貨店店主要求美麗家園施工方賠償,但美麗家園施工方一時沒有解決,因此產生了矛盾糾紛。平陽一村居委會了解情況後,安排雙方到居委會協商,並要求司法所調解老師和我參與調解,經多方商談並實地到雜貨店核實物品受損情況後,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1、美麗家園施工方修復並粉刷漏水房間的牆面、電線線路重排,2、美麗家園施工方購買新的空調及風扇,3、雙方爭議一次性解決,無其他爭議,並約定了履行期間為30日內。在簽訂了調解協議後,我還就調解協議的法律問題出具了相關法律意見書。

參與社區治理,給予法律意見

平陽三村有一名陳姓殘疾老年人,因被殘疾人聯合會認定為身體殘疾,享受殘疾津貼,需辦理上海農商銀行的銀行卡以便於津貼的發放。銀行工作人員因其身體不便行走,願意上門辦理開卡業務,但是上門後發現該名老年人精神狀況也不是很好,難以表達自己的真實意思,故要求其監護人辦理銀行業務。該名陳姓老人的兒子自願擔任監護人,但是不清楚具體的文件流程,故來居委會求助,並要求居委會出具證明指定監護人。居委會向我諮詢意見及相關的法律依據,於是我就相關的法律規定向居委會工作人員做了說明,“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親屬……。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可以協議確定監護人。對監護人的確定有爭議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居委會在徵得該名殘疾人的家人意見後,出具了指定其兒子為監護人的《指定監護人證明》,解決了該名殘疾人的難題。

我的感悟

我參與社區工作的時間還不長,但是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感受頗深,我體會到律師進社區擔任法律顧問不僅對村居治理法治化的提升,對律師本人的幫助也很大。通過為村居民、居委會服務的過程中,對貼近群眾生活的婚姻繼承、遺囑公證、房產合同糾紛等業務水平的提升有了較大幫助,擴大了律師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密切律師與群眾的聯繫,樹立正確的執業觀和為群眾服務的社會責任感,提升了律師的良好社會形象。

不僅如此,社區、居民在律師的服務過程中法律素質得以增強,維權意識提升,社區的民主管理水平得以提高,居委會的規章制度得以完善,民風淳樸,和諧安定。從而實現了律師和社區的雙贏互動,實現了法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統一。

上海源法律師事務所律師

吳如袁

我在社区做法律顾问——力争为社区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
我在社区做法律顾问——力争为社区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

▴紮根在社區法律服務

我會堅持把法律服務做好

我將在以後的工作中克服缺點、總結經驗、再接再厲,在律師進社區法律服務中成長,力爭更好的為社區、群眾服務,為社會主義的法治化進程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供稿:古美司法所 基層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