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樓市供應大起底,2018年哪個版塊壓力最大?

前幾天,已經整理了2018年市區各版塊的樓盤彙總。具體詳情請戳《大劇透!2018年連雲港在售及純新樓盤彙總,該如何選擇?》。回顧過去兩年,不僅銷量驚人,而且幾乎每逢土地出讓,必掀狂潮。

但拿地一時爽,終究還要面對殘酷的市場。

除了早先版塊樓市庫存,按正常開發節奏,大部分地塊將在2018年上市。在更高房價和地價的背景下,2017年的火爆行情,很難再次上演。競爭和壓力,由此而生。

然而,每個板塊面臨的局面,不盡相同。

有的擔心,政府會批什麼樣的價格?有的則要面臨激烈的競爭,苦惱如何突圍?而有的本身價格很高,首要問題,已經變成“是否有足夠的市場購買力”?

今天,挑選了幾大關注度較高板塊,進行一次大起底。

海州城南:高地價與高供應 2500多套“豪宅”潛在房源

最高地價:5541元/平米

新房參考價:10500-12000元/平米(小高層)

海州城南,祥生蒼梧春曉還有一棟樓沒開,祥生翰林府還有4棟排屋沒推。

雖然表面可售房源少,但潛在供應很足。

除了世紀鳳凰城大量房源還未入市外,過去一年時間,海州城南成交了多宗高價土地,目前均未上市。據統計,海州城南2017年出讓5宗土地,總體量近30萬方,包括9萬方的商業。若按套均120㎡計算,僅這5宗土地潛在可售房源,約2500套。

連雲港樓市供應大起底,2018年哪個版塊壓力最大?

考慮到高達5541元/平米的地價,這至少2500套供應,幾乎都將以“豪宅”身份亮相。按照正常的成本推導,保本房價在1萬-1.3萬之間。

而這正是令人擔憂的地方。

目前板塊新房價格,可供參考的是祥生翰林府,小高層1萬出頭,排屋12000元/平米。但板塊二手房價,也基本在這個範圍,出入並不是很大,倒掛程度很低。也就是說,未來項目想要獲利,必須滿足兩個條件。首先,突破當前限價水平;其次,市場接受度,進一步提高(房價上漲)。在如此大供應量的情況下,難度不可謂不小。

而參照廣賢院1、7號樓最近申領的備案價(10498元/平米)來看,房企自身對未來的走勢也沒有十足把握。

原新海新區:高房價下,購買力或現疲態

最高地價:9038元/平米

新房參考價:13000-18000元/平米

大熱的原新海新區,新的一年,會有何表現?

從概率上講,至少熱度不會降低太多,原因很簡單:首先,這兩年原新海新區僅出讓1宗土地(萬達北),且出讓地塊已上市。其次,在售或即將上市樓盤中,可選餘地較小。據統計,未來版塊將有平高書香府邸、蒼梧家苑、東盛陽光新城和港利錦繡福園這四個樓盤上市。

連雲港樓市供應大起底,2018年哪個版塊壓力最大?

由於新盤價格沒有明顯優勢,目前市場購買力已經出現疲態。

另外,去年縣級地區均出讓較多土地,且今年並未啟動非常大範圍的棚改。在有限的客群下,未來有多少購房者會選擇這裡,還是個未知數。至少,我們不會看到過去兩年“熱火朝天”的開盤現象。

開發區:本地需求有限,購房者會買賬麼?

今年,我們將迎來開發區樓市的供應爆發年。除了目前在售樓盤綠地悅藍山、德惠尚書房、雲鼎家園等,將會在今年推出7個純新樓盤,基本橫跨整個開發區區域。

連雲港樓市供應大起底,2018年哪個版塊壓力最大?

7個純新盤,佔地面積約87萬方。若按套均120㎡計算,僅這7個純新盤可售房源,至少9000套。據瞭解:

2017年,開發區共成交5756套,成交面積約612015平方米

2016年,開發區成交2421套,成交面積為247259平方米

這兩年,還是樓市一片向好的樓市前提。

其實,這些新增土地均是早先被房企拿下,不管什麼原因,今年大部分被要求動工。可,殘酷的事實,也擺在了面前。本地需求,配套事實,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消耗這麼多的房源?

連雲新城:限價下,房價持續走高

連雲新城可售房源較少,保利海上羅蘭和韻湖瀾灣(原海州灣)。目前可供參考的只有保利海上羅蘭項目。

數據還是比較好看。從備案價來看,三次開盤均價不斷上漲。從銷售情況來看,前兩次開盤售光,第三次大概售出8成左右。

連雲港樓市供應大起底,2018年哪個版塊壓力最大?

有人或許說,你看,才賣出8成,哪裡好了。可目前市面新開樓盤當天都不能完全去化呀。比如,今天海州城西的萬象新海苑開盤,均價8000多,二次加推去化9成左右。

所以,在面對市場降溫的前提下,這個數據還是不錯的。

保利海上羅蘭還有8棟高層未推,版塊內的熙墅灣二期高層、恆大項目以及韻湖瀾灣的高層項目,預計今年都會推出。未來,連雲新城將由保利的“獨霸天下”演變成眾房企“四面出擊”。

房源多了,對於購房者來說是好事。可供選擇的機會多了,優惠也就多了。

新年可能出現的幾種情形

潛在供應大增,是不可迴避的客觀事實。所以,新年樓市,極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形:

首先,板塊之間,出現分化。熱門板塊房價,繼續穩中有升;而一些供應充足、競爭激烈的板塊,或許會出現價格回調。

第二,庫存回升。房價和地價更高,供應量也更多,成交量因此下降,庫存反彈,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其實,房源沒有絕對的多或少,關鍵在於行情走勢。

預期好,再多的庫存,也能消滅(參考過去兩年);預期不好,再少的供應,也會無人問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