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食品安全與初步理解

為什麼最近大家覺得轉基因灰頭土臉,挺轉基因的人也不像從前那樣一手遮天。原因很簡單,就是放開了一部分反對者的聲音。而過去,這些反對的聲音是發不出的,是不允許發出的,當然支持者就可以隨意胡說八道。現在,兩種聲音都岀來了,都在擺事實、講道理,公眾自然可以判定誰在講道理,誰在胡攪蠻纏。 所謂轉基因食品, 就是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一種或幾種外源性基因轉移到某種特定的生物體中,並使其有效地表達出相應的產物(多肽或蛋白質),此過程叫轉基因。以轉基因生物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 從世界上最早的轉基因作物(菸草)於1983年誕生,到美國孟山都公司轉基因食品研製的延熟保鮮轉基因西紅柿1994年在美國批准上市,轉基因食品的研發迅猛發展,產品品種及產量也成倍增長,轉基因作為一種新興的生物技術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確定性,使得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什麼是食品安全與初步理解


優點:轉基因食品有較多的優點:可增加作物產量;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可增強作物抗蟲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農產品耐貯性。例如:轉基因食品——土豆;縮短作物開發的時間;擺脫四季供應;打破物種界限,不斷培植新物種,生產出有利於人類健康的食品。 缺點:轉基因食品也有缺點:所謂的增產是不受環境影響的情況下得出的,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災害,也有可能減產更厲害。同時在栽培過程中,轉基因作物可能演變為農田雜草;可能通過基因漂流影響其他物種;轉基因食品可能會引起過敏等。 今年8月,美法庭判定孟山都賠償癌症患者約翰遜近3億美元。後續仍有4千多癌症患者提出類似的訴訟賠償案。約翰遜案不僅讓孟山都遭受重大的財務損失,更為重要的是,案件的審理亮出了孟山都通過學術槍手隱瞞除草劑危害的鐵證。約翰遜案作為勝訴的序幕,讓孟山都編織構建的“除草劑—轉基因”帝國面臨了全面崩潰。那麼,中國作為孟山都帝國的重要“淪陷地”、全球最大的草甘膦除草劑生產消費國該何去何從?! 因為,一直以來,孟山都公司都通過各種手段和途徑(包括學術造假),宣稱其行銷全球40多年的草甘膦除草劑(其商標為“農達”)“可安全使用,不會致癌”。

什麼是食品安全與初步理解


毒性:許多食品生物本身就能產生大量的毒性物質和營養因子,如蛋白質抑制劑、溶血栓、神經毒素等以抵抗病原菌和害蟲的入侵。現有食品中毒素含量並不一定會引起毒效應,當然如果處理不當,某些食品(如木薯)能引起嚴重的生理問題甚至死亡。在轉基因食品加工過程中由於基因的導入使得毒素蛋白髮生過量表達,產生各種毒性,從理論上講任何基因轉入的方法都可能導致遺傳工程體(GMO)產生不可預知的變化,包括多向效應。 食品過敏性:食品過敏是一個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據估計有近2%的成年人和4.6%的兒童患有食物過敏。轉基因作物通常插入特定的基因片斷以表達特定的蛋白,而所表達的蛋白如果是已知過敏源,則有可能引起人類的不良反應,即使表達蛋白為非已知過敏源,但只要是在轉基因作物的食用部分表達,則也需對其進行評估。 抗生素抗性:轉基因食品對人類健康的另一個安全問題是抗生素標記基因。抗生素標記基因是與插入的目的基因一起轉入目標作物中,用於幫助在植物遺傳轉化篩選和鑑定轉化的細胞、組織和再生植株。標記基因本身並無安全性問題,有爭議的一個問題是會有基因水平轉移的可能性。如抗生素標記基因是否會水平轉移到腸道被腸道微生物所利用,產生抗生素抗性,從而降低抗生素在臨床治療中的有效性。

什麼是食品安全與初步理解


營養價值:下降或造成體內營養素紊亂,人為改變了蛋白質組成的食物是否被能人體有效地吸收利用。有人認為,導致轉基因食品安全性問題的關鍵因素是外源基因的導入位點和外源蛋白質的表達。由於外源基因的來源、導入位點的不同,以及具有隨機性,極有可能產生基因缺失、錯碼等突變,使所表達的蛋白質產物的性狀、數量及部位與期望值不符。

2016年7月29日, 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了強制標識轉基因食品的法案,結束了圍繞該法案長達5年的曲折和博弈。

2011年9月,美國非營利組織“食品安全中心 (Center for Food Safety) ”向聯邦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遞交了關於“對轉基因食品強制性標識”的請願書。這也是該話題第一次在全美引起大規模的討論與爭議。 這項法案要求對含有轉基因成分的食品進行強制性標識,不過食品公司可以選擇以下三種方式中的任意一種進行標識:文字、轉基因成分圖示 (將由FDA制定) 或是鏈接到產品成分的二維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